“實體經濟”四個字,一定可以入選今年的“年度熱詞”。對于總部位于富陽的富通集團來說,這個詞一點不陌生。
在經濟大環境普遍不景氣的情況下,今年,富通集團卻迎來產銷兩旺的黃金期。
按照富通工作人員的話來說,最近是“經常加班,訂單都做不完”,預計今年的市場需求量,會達到歷史最高水平。
員工收入年增幅超過15%
1987年,在富陽市郵電局工作的王建沂,放棄人人羨慕的鐵飯碗,辦起 了作坊式工廠“杭州富陽通訊材料廠”,從電纜起家。
“創始之初,公司規模小,產品單一。哪里敢想象,富通能成為現在的模樣。”一位有著22年工齡的老員工回憶。
1990年,富通開始生產銅包鋼電話線。
1993年,王建沂預感到光纖光纜將成為通信行業的主流產品,涉足光通信領域。
1998年,富通自行開發、生產了國家信息化的基礎傳輸材料光導纖維,成為國內最早進入光纖拉絲領域的民營企業。
從鐵芯的電話線、銅包鋼的電話線,到后來的電纜、光纜、光纖、光纖預制棒……25年,富通沒有沾過投機的行業,始終專注在信息通信傳輸制造領域。
大家也許好奇,富通這些看似難懂的產品,和我們的生活有什么關系?
舉個例子說,富通的通信光纜,在廣電、電力、國防、鐵路、石油、民航等專用通信網被廣泛使用。富通也是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等電信運營商光纖、光纜的主要供貨廠家。
現在的富通,在深圳、天津等地都設有分廠,成了一家擁有5200多名員工的企業。這幾年,富通集團員工的年人均收入,以超過15%的幅度增長。
研發成功光纖預制棒技術
2000年前后,整個光纖產業非常火熱,富通集團也迅速發展。但對企業來說,只有掌握核心技術,才能占領市場。
光纖產業的上游核心技術,叫光纖預制棒技術。只有擁有這項技術,才能拉制光纖。
從整個產業來說,光纖預制棒、光纖、光纜,利潤占比為7∶2∶1。可以說,光纖預制棒技術,是真正“金字塔頂端的技術”。 當時,光纖預制棒技術只掌握在美國、日本的少數幾家企業手中。國內企業拉制光纖,都需要從國外購買光纖預制棒,中國光通信產業界始終受制于人。
2001年12月,富通只用了一年半時間,研發成功了光纖預制棒技術,成為國內首家自主掌握光纖預制棒全合成技術的企業。
在富通集團的展覽室,我們看到了光纖預制棒的樣子。細細長長,幾乎透明,直徑100多毫米。正是它,被列入國家863計劃,并在2003年獲得國家信息產業最高獎——信息產業重大技術發明獎和2008年的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不是我們賺的錢我們不賺
2003年,國內光纖產業陷入了低谷,到了調整期。當時很多同行企業,都轉行去做了房地產、證券、金融。
“賺錢快的行業,那是熱錢。我對虛擬經濟不感興趣,有些不是我們賺的錢,我們不賺。”在不少企業轉向投資房產等回報率較高的行業時,富通仍然像一個“老實人”一樣,留守自己的這方天地。
王建沂的預測始終很堅定:“這個產業很有發展前景,夠我們靜下心去挖掘。”
就是因為這種堅守,2008年,在金融危機來襲時,富通非但沒有受金融危機的影響,反而獲得了快速發展,產品供不應求。
也正是在那時,富通與全球500強企業日本住友電工達成了合資合作,先后引進了世界500強企業在光通信產業內的技術和管理優勢。
今年的全國兩會上,國務院總理溫家寶看望全國政協經濟和農業界委員并參加聯組討論會。會上,作為全國政協委員,王建沂向總理建言獻策。
“25年來,我們富通沒有沾過投機的行業,一直堅守在光通信的實業發展,做實業很辛苦,也很值得。我建議要進一步完善和加大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差異化扶持力度,鼓勵民營企業加大對技術研發的投入。”
計劃進軍高溫超導電纜
對一個產業來說,總是有它自身的周期。為了避免產品單一的風險,現在,富通又把目光瞄準了高溫超導電纜。
高溫超導電纜,能做到路途損耗幾乎為零。高溫超導技術一旦成熟,對能源的利用,將是非常大的貢獻。
富通有一個計劃,打算建設一條高溫超導電纜的傳輸試驗線。
具體來說,先把海上的風電能源,用一些設備收集起來,再傳到沿海,通過埋在地下的高溫超導電纜,傳輸到城市,就可以保證電能在路途傳輸中基本不損耗。
因為一直采取不冒進、不追熱門的方式,富通一步步守著主業走過來,不動聲色地把市場份額越做越大,目前業內排名已經列全球前五,國內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