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CSZ訊 日前,由GSMA協會、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工業和信息化部電信研究院聯合舉辦的2014全球移動寬帶論壇”在上海盛大舉行。會上,華為面對近600 名全球各地業界權威人士發布了5G路線圖,華為輪值CEO徐直軍的演講也著重談到了5G,掀起現場討論熱潮。
4G方興未艾,5G是不是更玄虛?不急,看完這8個數字,你會對5G的現狀和未來有一個整體的認識。
10Gbps
10Gbps,這是華為眼中5G峰值網絡的速率,按這個速度算,即便將現在的4G LTE網絡的最高速率提升至1Gbps,也只有5G網絡的十分之一。換言之,5G網絡的速度將是4G網絡的10倍。
因此,“快”是5G網絡的第一個特征,也是人們最容易想到的5G網絡的特質。這意味待5G網絡商用后,著超高清視頻、3D電影、虛擬現實游戲等等應用都將在你我手機中成為現實。
1毫秒
1毫秒代表的是5G網絡的時延時間,這是華為在會上給大家提出的針對5G網絡的另一個重點要求。目前3G的時延是100毫秒,4G的時延20-30毫秒,華為認為未來5G的時延則將是1毫秒,這是5G之所以是5G而不是簡單的4G升級的速度之外的原因。
學過相關知識的人都知道,“低延時”是遠程精確控制類(如自動駕駛汽車)工業級應用成功的關鍵,因為機器的反應遠比人來得快速和直接,如果不是接近“零延時”的反應,很多場景下后果不堪設想。
1000億
華為給大家構想的5G網絡的另一個特征是它將承載1000億個網絡連接,這包括人與人相連、物與物相連、人與物相連,也就是一個更廣闊和開放的物聯網世界。
換句話說,華為認為5G網絡的商用,將使得物聯網得以真正的騰飛,能夠使包含人在內的萬物通過公用的網絡連接起來,而不是當前實驗性的使用專用網絡或其它通信技術。5G網絡的高速率、低時延,是它能夠勝任物聯網的關鍵。
1000倍
華為透露,5G能讓整個移動網絡的每比特能耗降低1000倍,這對運營商來說意味著一大筆成本節省,同時也符合綠色環保的新時代要求。
消費者關心的速度和穩定性,運營商關心的則是運營成本!技術的進步,不應以消耗更多的能源為代價,否則創新就失去了意義。
60%
華為預計,到2020年整個視頻流量會占移動網絡流量的60%,對5G網絡的需求非常迫切。屆時,他認為“網絡體驗將成為第一生產力”。
徐直軍稱,華為預計2010年到2020年全球移動數據流量增長將超過200倍,其中視頻應用將占據主流,信息消費將成為主要的經濟驅動力之一。
6億美元
華為無線網絡產品線CMO楊超斌透露,華為2013-2018年將投入6億美元進行5G基礎研究,今后在標準化、產品等技術演進的各個階段肯定會投入更多。華為多年堅持將年收入的10%投入研發,其中年收入的1%將投入超前技術研究,如5G等。
華為在會上透露,截至今年華為在全球已有超過300位5G專家、9大5G研發中心共同推進5G進程。9大5G研發中心分別位于美國、加拿大、瑞典、英國、法國、德國和中國的深圳、上海、成都,在5G技術研發方面各有側重。
2018年
2018俄羅斯世界杯期間,華為提供的5G實驗網將亮相服務。就在本次論壇上,華為與俄羅斯及獨聯體地區的運營商巨頭MegaFon簽署5G合作諒解備忘錄,雙方將為2018年俄羅斯世界杯足球賽合作建設5G實驗網,讓全球足球迷體驗5G業務。
據介紹,華為與MegaFon合作為2018年世界杯打造的5G實驗網,將覆蓋俄羅斯境內11個主辦城市中的比賽場館及其周邊區域,將是首個應用于真實環境、服務大規模用戶和物聯網設備的5G網絡。
2020年
盡管2018就將于俄羅斯世界杯上推出5G實驗網,但華為預計5G的商用元年為2020年。這是為了配合全球5G發展的節奏,華為倡導全球5G統一標準,最終也希望5G會統一標準。
目前華為5G的研發在國內外都進展迅速。本月初,華為與英國薩里大學5G創新中心(5GIC)及其他5GIC成員啟動全球首個5G通信技術測試床; 上海交通大學閔行校區的華為實驗室已完成Massive MIMO等5G關鍵技術驗證;日前華為和中國移動宣布攜手把5G技術運用到中國移動4G網絡,幫助整個網絡容量提升6-1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