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石光通訊咨詢網】在瑪雅人的故事里,2012是世界末日或者說是新世界的起源之時。但實際上,這一年與其他年份一樣,仍是按照既定的規律在向前推進。網絡傳輸速度突飛猛進,無線網絡正在經歷向千兆升級的過程,有線網絡的接入卻正在從千兆走向萬兆,核心層40G開始有用戶應用,而100G在企業網絡的應用仍需時日。
回想40G/100G,要從2006年開始,當年IEEE著手制定100G標準,2007年的時候, IEEE把單純的100G開發擴展成包括40G和100G以太網的標準802.3ba,標準正式通過拖延到了四年之后的2010年6月,第一批產品發布是從2009年年底面世。
標準的制定曲折走過了四年,但是相比于應用而言,仍是一段很短的路。2012年是40G產品在國內企業網應用的真正開局之年。“銳捷網絡的40G今年在國內有30多個案例。” 銳捷網絡有限公司產品營銷部數據中心產品經理蔣波在談到這一成績時非常興奮。這些產品主要應用在三種場景中:數據中心之內的的ToR交換機與核心交換機的互聯;應用網絡虛擬化技術時,兩臺或者多臺核心交換機的互聯;在某些園區網中把40G分為4個10G來應用。銳捷網絡并不是個例,在政府、教育、醫療等行業已經開始有各品牌的40G以太網產品進入到數據中心當中。互聯網領域的接受程度同樣很高,“我們正在考慮明年在核心網絡上使用40G。” 阿里巴巴集團首席數據中心架構師龐俊英這樣對記者表示。
價格下降和性能需求是40G開始應用的重要原因。在標準剛剛發布的2010年,單模光纖和多模光纖上的一條40G以太網鏈路的費用大約是8000美元,是10G鏈路價格的6至7倍。現在看來,單個40G端口要比4個捆綁的10G端口要更為便宜,并且“捆綁可能產生隱患比較大,在大數據流時會被擊穿,這是我們的非常深刻的教訓。” 龐俊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