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CSZ訊 眼下,人工智能、區塊鏈、物聯網等新興技術備受各方關注,然而少了5G,恐怕都無從談起。中國IMT-2020(5G)推進組日前正式發布了5G技術研發試驗第三階段第一批規范。5G第三階段測試將于今年一季度啟動,預計在2018年底我國5G產業鏈主要環節將基本達到預商用水平。
從2G跟隨到3G突破、4G同步,再到5G引領,5G加速度彰顯中國實力,也有望打破國外核心技術壟斷的局面。當然,中國5G的發展難言輕松,尤其在技術與產品研發進入攻堅階段的2018年,還需要國家和產業鏈共同努力應對挑戰。隨著5G規模化商用基礎進一步夯實,政策關注和事件催化密集,行業主題投資將持續發酵。
中國5G加速度
5G商用化步伐有多快?全球5G商用開始倒計時,中國制定了自己的時間表。
技術環節,我國邁出5G商用前關鍵一步。5G第三階段測試將于今年一季度啟動,預計2018年底產業鏈主要環節基本達到預商用水平,2019年啟動5G網絡實際建設。針對第三階段試驗開展,工信部信息通信發展司司長聞庫提出四點建議:一是要緊扣國際標準進程,加快推進預商用設備研發;二是發揮5G技術研發試驗平臺聚合作用,加快構建完整產業鏈;三是結合5G頻率規劃,同步推進3.5GHz和4.9GHz研發;四是促進業務應用發展,開啟5G應用征集大賽。
另據透露,第三階段試驗環境將搭建一個完整的室內外一體化試驗網絡。目前5G試驗工作組正在申請2.1GHz(1965-1980MHz、2155-2170MHz)中10Mbps頻段用于我國5G技術研發試驗。截至目前,我國已經確定在3.4-3.6GHz、4.8-5GHz和24.75-27.5GHz、37-42.5GHz頻段上部署5G,但在5G毫米波頻段的頻率使用規劃尚未公布。
產品方面,我國也在不斷加速。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長王志勤透露,2018年預計就會出現5G預商用的產品。預計在2019年第一季度會發布5G的芯片,真正拿到用戶手中的終端會在2019年下半年逐漸投入市場。
5G商用漸進釋放投資紅利
5G在2018年注定萬眾矚目,因其有深具潛力的應用前景,也有可觀的投資紅利。
隨著5G商用大幕拉開,場景應用將進入窗口期。綜觀來看,電信運營商爭做先鋒。中國電信已在雄安、深圳、上海、蘇州、成都、蘭州等六個城市全部開通5G試點,下一步將與網絡設備廠商、芯片廠商繼續合作,在增強現實(AR)和虛擬現實(VR)、觸覺互聯網、車聯網、無線通信應用、無人機、電網等方面展開大范圍的研究與試驗。中國移動則將攜手7家聯合單位在五大城市建設500站規模,形成26類5G業務場景。中國聯通已向工信部提交了7個城市5G試驗的申請,已完成上海、深圳外場建設。
新窗口期帶來新投資周期。據高通報告預測,到2035年,中國5G價值鏈上的產出將接近一萬億美元。光大證券認為,5G作為國家和運營商層面堅定推進的領域,確定性已毋庸置疑,近期回調將是布局2018年5G主題性行情的良好時點。業內人士還表示,“受益于新能源汽車的鈷、鋰板塊,人工智能,國產芯片,5G等代表經濟轉型的新興白馬股也會逐漸走出行情。5G與北斗將成2018年兩大投資主線,承載大國崛起使命?!?
5G倒逼產業鏈變革
需要指出的是,中國5G的發展不可一蹴而就。正如中國電信研究院總工程師畢奇所言,“5G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須要給移動的用戶提供更好的體驗,而連續覆蓋則是良好體驗的前提。產業界現在需要重點解決的是如何做到低成本的連續覆蓋?!惫?A href="http://www.welmoon.com/site/CN/Search.aspx?page=1&keywords=5G&column_id=ALL&station=%E5%85%A8%E9%83%A8" target="_blank">5G商用還需各方攜手努力。
國家層面,布局與開展合作是基礎。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的相關負責人指出,要積極推動5G科研布局、頻譜規劃以及國際合作,為5G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根據計劃,2018年一季度啟動NSA架構的室內和外場測試,下半年啟動典型應用的演示與驗證,三季度啟動SA架構的室內和外場測試,四季度啟動終端和互操作測試。
運營商層面,三大運營商均圍繞新業態提速5G試驗,而智能化運營改造是關鍵。
產業鏈上其他各方,也在不斷布局和提升自身能力以滿足商用最終目標。有如華為致力于推動全球5G統一標準的達成,在5G發展各方面一馬當先,其無線網絡5G產品線副總裁甘斌表示,“華為積極支持5G技術研發試驗第三階段測試的前期籌備工作,例如參與測試規范制定,完成5G承載網建設。”中興通訊則已與包括虛擬現實、人工智能、遠程操控、無人機等垂直行業內的相關企業展開深度合作,力圖成為推進5G商用的主要力量。相對應的,正如獨立電信分析師付亮認為,5G產業鏈的成熟將沿著上游設備商、芯片廠商再到下游終端、行業應用的路徑發展,產業鏈將自上而下受益。
作者:張穎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