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C訊 比利時荷蘭語媒體《標準報》(De Standaard)7月14日報道指出,盡管英國選擇棄用華為設備,但比利時國家電信部部長菲利普·德·巴克(Philip De Barke)仍堅持立場——比利時絕不會將華為公司拒之門外。然而近日,該國兩家運營商卻做出了相反的決定。
據界面新聞10月9日最新報道,比利時兩大電信運營商Orange比利時及Proximus日前已經宣布,將在比利時及盧森堡地區,逐步移除華為設備,改用諾基亞的設備,以推出5G網絡。
剛剛,華為對此事作出了最新回應。該公司表示,比利時兩家運營商的決定是運營商組織招標的結果,符合自由市場原則。不過,華為也指出,該公司已經深耕比利時市場12年,并且愿繼續為當地提供優質的5G網絡服務。
據中國行業數據分析網10月9日報道,近年來,華為除了將自家產品成功打入比利時市場以外,同時也積極在當地投資研發活動,2016年還曾被法蘭德斯大區外國投資和貿易促進局(FIT)提名為“年度投資者”。
作為全球5G技術的領軍者,華為在比利時成立了三個研發機構,大大促進了當地5G等通信技術的進步。據悉,華為位于該國根特地區的研發機構,主要研究的就是光通信領域的顛覆性技術——硅光技術。
可以預見,如果比利時運營商們將華為拒之門外,華為很可能會大幅削減對當地的資金投資、技術投資等,當地的5G建設進程或將因此裹足不前。
澳大利亞就是一個前車之鑒。據觀察者網9月22日報道,華為澳大利亞分公司首席企業事務官杰里米·米切爾(Jeremy Mitchell)透露,華為已經撤回逾1億澳元(約合人民幣4.8億元)對澳研發投資,目前在當地已關閉了多個研發中心。
文 | 呂佳敏 題 | 徐曉冰 圖 | 饒建寧 審 | 廖力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