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舉行的“2022中國光網絡研討會”上,中國移動集團級首席專家、中國移動研究院基礎網絡技術研究所所長李晗表示,算力網絡是推動國家“東數西算”縱深發展的重要基礎。面對算力網絡在架構、帶寬、時延等方面的新需求,需要“以光筑底、以算為核”構建扁平化、大帶寬、低時延的新一代全光網以支撐算力網絡演進。
新一代全光網支撐算力網絡演進
李晗指出,算力時代以網為根基,需要發揮網絡領先優勢,實現算網共生。中國移動為應對大容量、高效率、多業務需求的不斷發展,建成高品質基礎網絡。一方面,面向無線、互聯網、專線業務等,已形成SPN回傳、OTN骨干超高速、政企專網等高品質網絡;另一方面,以算力為中心,增強和構建新的基礎網絡架構和能力。
李晗進一步指出,面向算力網絡在架構、帶寬、業務、時延等方面新的需求,光網絡需轉型升級構建承載算力的基礎網絡底座:“以光筑底、以算為核”構建扁平化、大帶寬、低時延的新一代全光網以支撐算力網絡演進。
具體而言,面向東數西算樞紐連接,構建基于OXC的新一代光電聯動新光網;面向泛在算力接入,推動網絡向SD-AN(軟件定義接入)演進,實現SD-WAN、OSU、SPN等多種異構方式的敏捷接入。
400G長距是未來發展方向
李晗認為,面向算力網絡及東數西算布局,400G OTN應用時間窗口已經來臨,需進一步推進長距技術路線統一和產業發展。
在調制格式方面,目前對400G應用最大的爭議是采用16QAM-PCS還是QPSK。16QAM-PCS在G.652光纖上能傳1000多公里,QPSK能傳2000公里,但16QAM頻譜效率更高,系統成本更低。如果運營商在運維方面能夠接受采用拉曼,那么在G.652光纖上16QAM-PCS也能夠傳1500公里,這樣有助于400G長距和短距統一采用一種調制技術。
在頻譜范圍方面,面對未來多種調制格式共存的情況,建議在光層一步到位滿足400G QPSK的需求。400G長距是未來發展方向,現有C6T波段不能滿足400G 80波長距離系統要求, 需要擴展波段至C6T+L6T,保證WSS、放大器等光層元器件的技術規格統一。
在基礎設計方面,持續推進寬譜無源/有源器件研發,加快G.654.E部署,提升基礎設施能力;同時持續發力新型光纖,如空芯光纖的研制,儲備顛覆性基礎技術能力。
演講的最后,李晗總結說,為了更好地滿足東數西算要求,可以考慮構建一張以“OXC光交叉為主,基于400G/800G的大容量新型全光網”,并進一步推進長距技術路線統一和產業發展,助力骨干網由100G到400G/800G的代際演進;面向泛在算力接入,推動網絡向SD-AN演進,基于SDN實現SD-WAN、CPE-OTN、CPE-SPN等多種異構方式的敏捷接入,提供差異化承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