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CSZ訊 隨著“寬帶中國”戰略不斷深化,電信運營商除了要面對洶涌的流量外,還面對著業務增量不增收、OTT侵蝕傳統業務、寬帶提速降費等一系列問題。傳統電信網絡必須聚焦業務創新和架構轉型,才能應對未來發展的諸多挑戰。
按照國家寬帶提速戰略規劃目標,到2015年底,地級以上城區80%的家庭將具備百兆光纖接入能力,50%的地級以上城區實現全光網絡覆蓋。中國電信也加大了4K視頻等新業務的推廣,預計未來2-3年城域網流量將增長3-7倍,現有城域網設備將加快升級改造;而隨著中國電信在多業務網關領域的持續投入,招標產品的兼容性和演進能力成為其最看重的方面。
2012年,中國電信IP城域網首次引入MSE設備形態,根本訴求便是加速新業務創新,提升用戶體驗,簡化運維。MSE設備作為業務控制點是整個城域網的業務核心,業務模型和流量模型也相對較復雜,SDN/NFV是未來網絡演進的大方向。在剛剛結束的2015年中國電信IP設備集采中,華為MSE設備繼續采用了200G交換網,是市場上一般容量的2倍以上。該設備采用了“Solar”系列芯片,可以兼容現網20G、40G、100G單板,并可直接擴容最新的200G單板,具備良好的擴展性,有效保護了中國電信既有投資。同時,其MSE設備面向下一代網絡架構,可以實現網絡資源的靈活共享、彈性擴容、業務快速部署。最終,華為MSE產品憑借著持續的創新和演進能力,獲得了MSE新建項目最大份額,繼續保持在中國電信多業務網關領域技術和份額的全面領先。
作為全球寬帶業務網關領域的領導者,華為持續引領了技術和產業發展。其產品已廣泛部署于國內三大運營商以及全球頂級運營商。而根據Ovum等多家業界權威咨詢機構報告,華為在全球寬帶業務網關市場已經連續三年保持第一,體現了其在業界強大的領導者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