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C訊 臺灣中華電信董事會已批準從美國Astranis Space Technologies公司采購一顆地球靜止軌道(GEO)衛星。
這家臺灣運營商為提升網絡韌性,計劃通過多元化通信基礎設施投入1.15億美元實施衛星投資計劃。
上周二向臺灣證券交易所提交的文件顯示,公司董事會已批準從美國Astranis Space Technologies采購GEO衛星,但未披露更多細節。
地球靜止軌道衛星部署在距地面3.5萬公里以上的太空,沿赤道上空與地球同步旋轉,持續固定于同一位置,主要用于各類電信通信服務。
Astranis以制造體積緊湊、成本低廉的GEO衛星著稱,其產品尺寸與洗碗機相當。公司官網顯示,目前已有5顆"MicroGEO"衛星在軌運行,另有十余顆衛星已獲全球客戶訂單,代表"價值10億美元的衛星服務"。
該公司衛星主要提供寬帶服務,亞洲客戶包括泰國Thaicom和菲律賓Orbits Corps,均致力于通過衛星互聯網服務彌合本國偏遠地區的數字鴻溝。
多軌道衛星戰略
自1969年起,衛星通信服務就納入中華電信業務版圖。這家臺灣最大電信運營商已擁有ST-2地球靜止軌道衛星,為海陸設備提供Ku波段和C波段覆蓋。
今年2月,該公司宣布成功將ST-2衛星與5G基站整合,完成全球首個端到端雙向衛星視頻通話及數據傳輸測試。
中華電信表示,通過3GPP 5G NR NTN(非地面網絡新空口)標準通信協議進行的測試,使衛星通信與5G網絡的深度融合更近一步。
"未來我們將與政府、企業及衛星研究機構密切合作,整合多衛星網絡服務資源,共同推動臺灣衛星產業升級與全球化。"中華電信網絡技術分公司總經理賈仲雍當時表示。
近年來,該公司還著力構建多軌道衛星服務體系,已與Eutelsat OneWeb簽署價值數百萬美元的獨家分銷協議,在臺提供低地球軌道(LEO)衛星寬帶服務。
衛星增強網絡韌性
作為臺灣領先電信運營商,中華電信需要在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威脅數字基礎設施的背景下,確保海底電纜獲得衛星系統的全面保護。
今年初臺海北部跨太平洋直達(TPE)海底電纜斷裂后,當地政府加緊提升電信網絡抗中斷能力。
1月,臺灣數位發展部宣布已獲預算,將補助中華電信等運營商建設新的國際海纜登陸站及備用設施,并推動建立微波通信與衛星系統組成的多元化備用通信體系。
據2月報道,中華電信董事長謝繼茂表示,公司正考慮今年發射更多中地球軌道衛星及高地球軌道衛星互聯網服務,以協助政府和大企業在海纜受損時保護數據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