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迅具成本及市場優勢應可于國際大廠整中擴充市場份額
觀察國際大廠,因其位于歐美日高昂的研發費用及經營管理費用,每一家幾乎皆為虧損狀況。近年來整并頻傳(Oclaro, Finisar, Opnext, Emcore, 及MRV 近年都有購并案)
光迅具有先天中國光器件廠商的研發及生產成本優勢,而其高于10%的凈利率及高于25%凈資產報酬率應使公司長期在全球同行整并中獲利。
我們認為
光迅在大環境中優于國外廠原因有二: (1)為新興國家,如中國,電信設備投資的增長高于全球,中興(000063.SZ, Rmb37.0, 未評級)及華為在新興國家電信設備市占率處于領先地位,
光迅為國內最大的光器件廠應能在中興華為在快速成長的新興市場逐漸增加的市占趨勢中獲利。(2)由于國內制造成本及市場優勢,國際通訊設備大廠不斷在國內擴充生產及研發基地而,長期會有零組件采購本土化的趨勢,此可帶動其對國內光電子器件廠商的采購。而
光迅亦可受惠于此。
光通訊器件產業技術門坎及進入門坎皆高
光迅產品以光纖放大器及波分復用器為主:公司產品以光通訊器件為主,其中以光纖放大器及波分復用器為主共占其營收五成多,此二種產品為光通訊訊器件產品的必要器件,產業未來三年量呈穩定到個位數的年出貨成長率。光纖放大器用來彌補光訊號在傳輸過程中哀減的器件,為光通訊傳輸的必要器件。國內光纖放大器的競爭對手為無錫中興及昂納信息;國外競爭對手為JDSU 及Oclaro。公司在光纖放大器市場與國際同業比較有價格及市場優勢,根據Ovum-RHK 及ICCSZ 數據顯示,從出貨量角度,
光迅在全球約8%的市占。波分復用器為用在繼有光網絡骨干上,將不同的波分解傳送合成(復用及解復用),波分復用器在單根光纖中傳輸多達上百個波長,可使繼有的骨干傳送更多的信號。
光迅在波分復用器的全球出貨市占約10%。
光迅在薄膜濾光型濾波的波分復用器/解復用器件上有領先的地位,未來產能擴充可為公司帶來更多營收成長動力。
光器件需偵測能量小而高速傳輸的光波,產品研發氶圓熟制造工藝為重點: 光通訊器件產業研發投入約為10-20%,除了芯片研發投入較光電子器件高外,相對于一般科技產業研發約10%投入偏高。光電子器件由于需偵測能量小而高速傳輸的光波,因此其研發及生產制程都需投入較高的資源來確保其器件的穩定性及生產良率。除此之外,與系統廠商的長年合作及技術互相調適也為此產業的進入障礙之一。
光迅血統優良與烽火同為武漢郵科院下光通訊設備公司:武漢
光迅原為郵電部固體器件研究所,研究光電子研究開發有超過三十年歷史.公司前身
光迅有限于2001 年由郵科院(以其固體器件研究所凈資產出資占公司65%)與郵科院工會共同投資設立并于2004 年國務院國資委批準變更為外資比例低于25%的外商投資公司,武漢
光迅。
郵科院(武漢郵電科學研究院)為
光迅最大股東占其發行前股權65%,于發行后占49%股份。除
光迅外,郵科院屬國務院國資委下的大型中央企業,為中國最早從事光通信研究開發的單位,旗下有完整的光通信產業錬,較知名的如光通信/光纖設備商烽火通信(600498.SS,Rmb20.98, 未評級),無線覆蓋優化設備廠武漢虹信,及光模塊廠WTD 郵科院旗下集團公司能為
光迅在未來領先技術開發與合作上有一定優勢。
國內光通信三巨頭占
光迅營收四成:
光迅主要客戶為通訊設備廠或電信業者。華為,中興,及烽火通信為國內光通信市場龍頭,三者占
光迅約四成的營收。而其中烽火與
光迅皆為武漢郵電科學研究院旗下股權占六成以上的通信公司,
光迅與烽火通信之間也有很密切的技術研究合作,烽火通信對于
光迅新技術的研發及調適有很大的幫助。
公司評價與投資建議
我們認為
光迅為一體質優良的電子元器件公司,且國內領先的地位,行業的進入障礙將使其在光電子器件市場整并中獲利。我們認為公司合理估值為20.2 元,此為30倍2010 年的每股收益。我們認為目前電信設備質優公司2010 年的本益比為20-25 倍,
光迅目前
股價為接近2010年40 倍本益比,我們認為
股價過分反應了其合理價值,因此我們首次覆蓋的評級為「減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