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国产精品,亚洲第一综合天堂另类专,先锋日本黄色三级片,夜福利欧洲一区

用戶名: 密碼: 驗證碼:

四大設備商發展出現分化:投資未來將贏得先機

摘要:近日,兩條對比性極強的新聞,讓略顯沉悶的電信行業有了茶余飯后的談資。其一是華為2016年上半年營收2455億元,同比增長40%,營業利潤率達12%;其二是愛立信CEO因業績不佳而離職,2016年第二季度銷售額同比下降11%(扣除匯率因素同比下降7%),凈利潤下降26%。

  Iccsz訊 近日,兩條對比性極強的新聞,讓略顯沉悶的電信行業有了茶余飯后的談資。其一是華為2016年上半年營收2455億元,同比增長40%,營業利潤率達12%;其二是愛立信CEO因業績不佳而離職,2016年第二季度銷售額同比下降11%(扣除匯率因素同比下降7%),凈利潤下降26%。

  自2015年諾基亞和阿爾卡特朗訊合并后,全球電信設備行業已經形成“2+2”格局:中國的華為中興,歐洲的愛立信諾基亞。全球電信設備行業多年來不斷合并重組、優勝劣汰,諾基亞與阿爾卡特朗訊的合并,全球性電信設備商縮減至4家,已經在競合中達到某種平衡。

  萬事萬物不會一成不變,在競爭激烈的電信行業尤其風云變幻。百年巨頭轟然倒下,新生力量茁壯成長。在電信行業面臨網絡虛擬化、5G、物聯網、ICT融合的大變革時代,四大設備商的發展路徑逐漸出現分化,從全球范圍來看,愛立信表現依舊穩健,諾基亞重組后恢復生機,但華為中興的增長態勢,以及對未來的大手筆,讓2家中國設備廠商在充滿不確定性的電信業中贏得了更大機遇。

  四大設備商的競爭曲線

  市場研究公司Strategy Analytics戰略高級分析師楊光表示,無線通信設備市場周期性明顯,行業普遍的觀點是以十年為一個代際周期。同一個代際周期,在不同的區域市場上啟動的時間有早晚,發達市場(北美、西歐、日韓)會相對早一些,發展中市場會相對晚一些,時間差一般會有2-3年。

  當前正處在4G代際的穩定周期,5G要到2020年商用,4G已經在發達國家部署成熟,并在中國、東南亞、中東、拉美等國家地區規模建設。根據GSMA的預測,到2020年全球LTE用戶數將從現在的10億增長到38億,而LTE在無線技術中所占的份額將從現在的15%增長到44%,行業增長的空間仍然巨大。4G以及未來的5G,成為四大設備商當前的競爭焦點。

  愛立信曾長期是電信行業發展的風向標,至今仍是大浪淘沙之后的剩下的珠玉。但隨著華為中興在無線通信技術領域幾十年積累帶來的規模突破,技術優勢蕩然無存,4G競爭從技術競爭迅速演化到包括技術、成本和供貨能力在內的綜合性競爭,尤其在近3年爆發式發展的中國市場,綜合競爭占據主導,華為中興攫取了大部分市場份額,愛立信略顯保守的風格,始終未能突破華為中興在本土市場的防守,份額日漸壓縮。

  重組經驗豐富的諾基亞,戰略性放棄曾領跑全球的手機業務,再度并購了一家大型設備商阿爾卡特朗訊。市場研究公司Ovum指出,諾基亞在2015年取得了顯著進步,其凈利和經營利潤率、凈債務和自由現金流均得到了提升。在中國市場,完成整合的諾基亞上海貝爾也自信今年業績能夠超出市場預期。該公司面臨的不確定性在于過去十年曾多次合并重組,但并沒有取得顯著成功,本次并購無疑讓公司的治理結構更加復雜,產線合并和裁員等,考驗著公司管理層的經營智慧。根據諾基亞最新公布的業績報告,2016年第二季度營收同比下降了11%。

  實力最為強勁的無疑是華為。根據相關數據,華為2014年在全球建設了154張LTE網絡,位居全球第一,近兩年的銳意進取更加擴大了領先優勢。華為當然也有煩惱,在市場占有率達到一定水平時會面臨運營商多供應商策略的抑制。同時,華為中興都無法進入單體規模最大的北美市場,Ovum智能網絡首席分析師Matt Walker認為,在短時間內,華為中興兩家設備商都還無法在美國市場上自由地銷售網絡設備。

  中興在國內無線市場位居前二,從全球來看規模位居四大設備商之末,但中興擁有行業最高速的增長,已經成為國際市場不可忽視的挑戰者。據悉,研究機構Gartner近期將中興列為2016年LTE網絡基礎設施“Gartner魔力象限領導者”,理由包括中興在亞洲、歐洲、中東等市場的可見度正日益提升。Gartner稱,運營商對中興通訊在初次合作網絡部署階段展現出來的靈活性和高度負責給出了正面積極評價,這些評價將形成正循環,進一步助其提升市場溝通和可見性。

  Ovum數據顯示,2015年全球電信運營商資本支出下降了5-10%。同期華為運營商業務銷售額增長超過20%,中興增長了30.2%,而愛立信諾基亞分別下降了12%和3%。Matt Walker指出,雖然華為中興在電信運營商市場持續增長,但他們在未來1-2年依然面臨著一些嚴峻挑戰,包括美國市場準入、中國資本指出放緩和收入過于集中運營商市場。“他們肯定不會減小他們的增長抱負,兩家公司都希望能夠繼續在全球電信運營商市場獲取更大的份額。未來1-2年內,他們的競爭對手在提升市場份額方面僅有很小的喘息空間。”

  投資未來減少不確定性

  中國兩家設備商和歐洲的兩家設備商,更大的區別體現在對未來的投資上。行業內眾所周知,衛翰思上任以來愛立信一直在做“減法”,包括2011年10月將索尼愛立信50%股權出售給索尼,退出手機市場;2014年9月宣布停止未來芯片的開發工作,將芯片業務部的部分資源轉至無線網研發。諾基亞也放棄了手機業務和地圖業務,但通過整合阿爾卡特朗訊業務在運營商領域得到了端到端解決方案實力的加強。

  資源集中讓愛立信諾基亞強化了在無線通信領域的實力。但過于集中電信市場,也將無可避免面臨電信業的周期性資本投資變化。楊光指出,行業的周期性是所有設備廠商都需要面對的課題,比如在全球3G網絡規模部署之前,愛立信的財務狀況也曾很差,華為在國內3G市場啟動之前也經過一段相對艱難的時期。

  “但與之前幾個代際周期不同的是,全球無線通信市場已經從高速發展進入了相對飽和的階段,業務收入增長趨于停滯。我們的數據顯示,在2016年第一季度,全球移動運營商的業務收入同比僅增長了0.6%,而這其實是連續6個季度下滑之后實現的第一次增長。如果不能改變這種增長停滯的趨勢,即使5G網絡開始建設,也很難指望無線運營商保持持續性的大規模投資。所以,從長遠看,無線通信設備市場的發展趨勢可能確實會面臨一個根本性的轉變,需要設備廠商盡早開始準備。”楊光表示。

  因此,對新市場的拓展和加強研發投入,成為華為中興擺脫電信業周期規律,尋求持續性、穩定性增長的突破口。在愛立信諾基亞放棄手機業務之時,華為中興強化了在終端領域的投入,華為更是迅速成長為全球第三大智能手機制造商;同時,在政企和新興業務領域均有不俗成績,中興在智慧城市領域,起步較早,牢牢把握了通信基礎設施成為國民經濟轉型和創新基礎這一重大戰略方向。

  值得一提的是,四大設備商的研發投入多年來均超過營收比重的10%。華為持續多年的高強度研發投入已經取得了顯著成效,在相當多細分技術領域超越愛立信取得了全球領先。中興對研發投入也同等重視,6年累計研發投資超過500億元,2016年一季度研發投入達到了營收的13%,創歷史新高,在今年完成高層換血后,技術派的趙先明博士成為掌舵者,無疑將進一步強化研發投資,布局5G、物聯網、智慧城市等更遼闊的市場。

  在IPR領域,相對于愛立信諾基亞華為中興兩家近年保持全球專利申請前三態勢。尤其在5G、云計算、大數據等領域基本專利積極布局,顯示了領先的創新活力。兩家公司都提出了宏偉的目標,華為希望到2020年營收達到1500億美元,中興也制定了到2020年營收翻一番的計劃。

  “從未來5年的發展前景看,目前在大多數重要市場上,都已經形成了2-3家設備廠商主導的局面。有望率先部署5G的國家都不是中國廠商的傳統優勢市場,如果要維持這樣的增長勢頭,就需要中國廠商在這些領先市場上取得進一步的突破。”楊光說,市場格局仍存在變數,其一是來自傳統通信行業之外的顛覆力量,例如Facebook推出的Telecom Infra Project和OpenCellular項目。其二是某個或某幾個公司率先建立進入垂直行業的有效模式,如果能取得成功必然對市場格局產生影響。而對未來的持續投資,將有利于減少不確定性,贏得更多可能的機遇,在市場變革中占據先機。

【加入收藏夾】  【推薦給好友】 
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訊石光通訊咨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光通訊咨詢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我們誠邀媒體同行合作! 聯系方式:訊石光通訊咨詢網新聞中心 電話:0755-82960080-188   debi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