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国产精品,亚洲第一综合天堂另类专,先锋日本黄色三级片,夜福利欧洲一区

用戶名: 密碼: 驗證碼:

40萬站的背后,中國電信張新詳解5G共建共享中國方案

摘要:2019年9月,中國電信與中國聯通全面啟動了5G網絡的共建共享,雙方經過一年多的緊密合作和持續創新,兩家全球TOP 10的運營商建成了規模最大的5G SA共建共享的商用網絡,為兩家5G業務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網絡基礎保障。

  ICC訊  世界移動通信大會(MWC 2021)如期在西班牙巴塞羅那拉開帷幕,在6月29日舉辦的“5G共建共享峰會”上,中國電信5G共建共享工作組總經理張新從共建共享技術標準、建設運營、管理流程三方面,系統性的分享了5G共建共享網絡的經驗。

  2019年9月,中國電信與中國聯通全面啟動了5G網絡的共建共享,雙方經過一年多的緊密合作和持續創新,兩家全球TOP 10的運營商建成了規模最大的5G SA共建共享的商用網絡,為兩家5G業務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網絡基礎保障。張新指出:“這不僅對中國社會發展、經濟推動以及全球運營商都產生了強烈的反響,而且在全球通信行業發展史上也是史無前例。”

  共建共享的三個主要挑戰

  張新表示,對于體量如此之大的兩家運營商來說,盡管雙方資源有很強的互補性,但面對無現成經驗可循,無標準技術方案,無成功案例可鑒的困難和挑戰,要取得5G網絡共建共享的成功,要面對和解決一系列的問題。

  首先,網絡管理的復雜性。作為全球兩個用戶體量億級的運營商,在幅員遼闊的中國,開展全量的5G 共建共享。面對雙方網絡在資源現狀、規劃目標、建設流程、維護標準、優化策略等方面的差異,需要首先考慮如何高效的組織重構流程,協同管理等問題。

  其次,網絡技術的不確定性。5G網絡要同時滿足兩家運營商的建網需求和用戶感知,必須在技術標準、網絡演進、用戶策略等方面協調一致,這在全球沒有成熟的案例可以借鑒,需要通過技術攻關和創新來解決。

  第三,網絡運營的挑戰性。電信和聯通已經開通運營超過40萬個5G 共建共享基站,如何在共建共享網絡下解決雙方網絡數據的可視可管,資源的高效公平調度,確保互信等問題,都是共建共享網絡運營過程中的難題。

  推動“規、建、維、優”協同

  面對復雜的網絡協同管理問題,一方面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雙方成立了跨運營商的項目團隊,組建集團、省、市三級共建共享專職機構,共擔5G的規劃、技術、機制、協調和監督等職責,創新了共建共享管理組織機制。

  另一方面,進行流程的優化重構,雙方求同存異,重塑流程,按照統一規劃、分區建設、協同維護、聯合優化的原則,共同制定規劃、建設、維護、優化等系列流程,推動“規、建、維、優”的端到端協同,充分發揮雙方資源稟賦優勢,實現了規模、帶寬、速率的翻倍,客戶感知領先。

  技術創新提升用戶感知

  技術創新方面,網絡共建共享的重要前提是要保證雙方業務的獨立性。張新表示,經過大量的技術驗證,雙方采用了接入網共享的技術方案,避免對雙方核心網的大量定制和改造,滿足邏輯端到端的可控可管與快速部署的網絡要求,實現了物理一張網,邏輯兩張網的5G共建共享的網絡架構。

  針對5G商用初期SA網絡和終端產業鏈還未成熟,考慮到雙方4G網頻率的策略,網絡復合,設備廠商差異,以及用戶體驗,工程進度、維護難度等因素,經過反復的技術論證和外場實驗,在全球率先提出NSA接入網共享的單錨點方案,雙錨點方案,錨點讓度及錨點優先等系列的共享方案,推進雙方NSA向SA快速平滑演進的過渡技術方案。

  另外,在推進SA網絡演進過程中,雙方突破用戶數據遷移、用戶自動默開、SA VPDN、終端與網絡關鍵參數兼容等SA一系列的演進關鍵技術難題,保障了整個網絡演進過程當中的平穩高效,用戶體驗不受影響。

  一是創新用戶數據遷移方案,單個用戶數據動態遷移,避免海量用戶一次性遷移風險,節約遷移成本的同時實現不換卡不換號使用5G需求;二是創新語音回落方面,在VoNR具備商用能力之前,制定語音配置策略方案,使雙方用戶平滑回落各自網絡,確保用戶感知;三是創新頻率解決方案,提出了室外共享200M,室內共享300M的方案,根據用戶需求和網絡負荷,按需靈活配置,獨立載波和共享載波方式,達到了全球C-BAND商用網絡下單用戶2.7Gbps的峰值速率。

  此外,聯合產業鏈合作伙伴攻克軟硬件設備的核心技術。一是雙方聯合上下游企業,突破200M大帶寬高集成中頻芯片,3.5G GaN大帶寬的功放濾波器等關鍵元器件的技術瓶頸,推動了中頻段大帶寬設備的標準與產業鏈的成熟;二是針對3.5GHz扇形覆蓋受限問題,提出了5G超級上行技術,并納入R16的核心標準,通過3.5GHz和2.1GHz的頻率協同,實現網絡容量覆蓋性能的提升;三是面對各行各業的個性化定制網絡需求,提出預留PRB資源的切片方式,實現了無線資源在不同切片間靈活的隔離和共享,確保高保障性的SLA交付。

  確保共享網絡可管可信

  面對網絡運營的困難和挑戰,一是雙方打通了電聯網管的雙北向接口,使雙方網絡配置參數可視可查,保證基礎數據與資源信息共享,實現信息互通。

  二是開創性引入區塊鏈技術,利用其去中心化、防篡改、可追溯等特性,通過關鍵參數上鏈存證、工單雙向確權賦能、智能合約調度等產品應用,確保共享網絡可管可信,資源的公平高效調度。

  三是面對5G高耗能問題,構建了5G基站AI大數據智能節能平臺,解決了全網性、跨廠家、跨4/5G協同的統一基站智能節能難題,使5G基站的綜合節能效率達到15%以上。

  演講的最后,張新表示經過兩年的創新和實踐,雙方快速建成一張覆蓋全國所有城市的5G優質網絡,但是仍有很多問題需要探索和實踐。例如共享網絡環境下,如何更靈活滿足ToB應用需求,實現端到端切片的能力;如何區塊鏈賦能,共享網絡技術與運營;如何構建多方互信機制;如何多頻段高效能的同池化,快速實現2/3/4G的頻譜重耕。“希望借助GSMA平臺與運營商、制造商以及其他行業合作伙伴,繼續深入研究共享網絡的技術、運營、演進。”

【加入收藏夾】  【推薦給好友】 
1、凡本網注明“來源:訊石光通訊網”及標有原創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訊石光通訊網。未經允許禁止轉載、摘編及鏡像,違者必究。對于經過授權可以轉載我方內容的單位,也必須保持轉載文章、圖像、音視頻的完整性,并完整標注作者信息和本站來源。
2、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訊石光通訊網)”的作品,均為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因可能存在第三方轉載無法確定原網地址,若作品內容、版權爭議和其它問題,請聯系本網,將第一時間刪除。
聯系方式:訊石光通訊網新聞中心 電話:0755-82960080-168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