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CSZ訊 時光荏苒,2015年電信日距我國初次發放4G牌照已近一年半。經過不懈的建設,我國三大運營商的4G網絡都已初具規模。業界當前關心的是,現階段以及未來4G網絡發展的重點是什么?
在電信日來臨之際,C114中國通信網采訪了大唐電信集團副總裁陳山枝,他表示,2015年4G網絡發展的關鍵是提升覆蓋的廣度、深度和厚度。
覆蓋:提升“廣深厚”
在廣度覆蓋方面,中國移動的4G網絡建設進度最快,預計在三期建設結束后,將建成100萬基站。其他兩家運營商也在加快4G網絡建設。陳山枝表示,目前,提升廣度覆蓋的重點是4G下鄉,實現鄉鎮和重點村的有效覆蓋。
在這方面,大唐電信集團提供了軟硬結合的覆蓋提升方案,特別是16T16R方案,可有效提升覆蓋20%以上。同時,Relay方案可以靈活解決回傳問題,助力農村實現寬帶化。
在深度覆蓋方面,室內和熱點覆蓋是未來網絡發展重點。陳山枝表示,2015年重點是提升室內覆蓋的滲透率和覆蓋效果。一方面是加強室分建設,同時使用豐富的小型化基站產品,實現靈活的精準覆蓋。
在這方面,大唐電信集團已推出全系列的小型化產品:microRRU、一體化微基站實現室外對室內的穿透覆蓋;picoRRU和Nanocell實現室內非傳統室分的靈活覆蓋。特別是大唐電信集團的Nanocell實現了TD-SCDMA、TD-LTE和WLAN共模,有效實現了多網多業務融合。
在增強網絡厚度方面,陳山枝表示,一是載波擴容,打造雙載波覆蓋;二是對熱點區域建設熱點小基站,吸收容量。宏基站通過多載波擴容、載波聚合等擴展容量,實現網絡的普遍“增厚”;而系列化的小型化設備可以快速實現熱點擴容,滿足個性化的區域需求。
優化:從KPI到用戶感知
在4G網絡建設達到一定規模后,網絡優化的需求將日益突出。陳山枝表示,在深度優化方面,衡量指標已經從網絡KPI轉變為提升用戶的感知。針對各種典型業務,如下載類、網頁類、視頻類、即時消息類等,分別制定評估方法,對網絡進行端到端的業務優化。
針對網絡優化,大唐電信集團提供的Morpho優化專家系統,已實現對網絡全量數據的深度分析,包括信令面、業務面數據以及測量數據進行深度分析,提供全面的網絡質量評估和優化建議。
升級:LTE-A已商用
在4G網絡建設如火如荼的同時,部分地區已經開始4G網絡的升級,LTE-Advanced已經開始商用。陳山枝表示,大唐電信集團CA、CoMP部分功能已經支持商用,通過載波聚合提升用戶峰值速率,通過CoMP改善邊緣用戶感知,同時通過SON增強實現密集組網和宏微基站融合組網。
陳山枝向記者介紹了大唐電信集團在LTE后續升級演進方面取得的進展:
LTE-A方面,大唐電信集團全面參與了3GPP和ITU國際標準的制定,尤其在TD-LTE-Advanced技術標準的制定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提交標準文稿總數位居業界第一。大唐電信集團牽頭了TDD幀結構及系統設計、Mobile Relay、TDD業務自適應和干擾管理等多個重要特性的立項討論,主導了多天線、載波聚合增強等多個重要特性的技術討論,提出了面向4.5G的LTE-Hi系統并設計了解決方案,主體承擔了TD-LTE-Advanced的全部評估工作,為2012年確保TD-LTE-Advanced被ITU批準為4G標準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LTE-U方面,大唐電信集團深入研究基于載波聚合的LTE-U傳輸方案,對LTE-U與WIFI共存性能進行了全面評估,并提出了Listen before talk設計方案,在3GPP LTE-U項目中得到廣泛認可。大唐電信集團還牽頭新一代寬帶無線移動通信網國家科技重大專項中“免許可頻段的TD-LTE-Advanced關鍵技術研究”的項目研發,并將在該項目的支持下進行LTE-U技術的樣機開發和實驗驗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