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C訊 在4月1日的智能+學院第六期第1場直播上,GSMA大中華區公共政策總經理關舟以《5G新基建的社會經濟意義》的主題進行分享。
關舟表示,2019年中國智能手機連接數占比為72%,4G連接數占比81%,5G連接數為500萬占比0.3%;而到2025年,中國智能手機連接數占比將達到89%,4G連接數占比53%,5G連接數將達到8.07億占比47%。
2019年移動行業對GDP的貢獻為5.34萬億元,占5.4%;2024年將達到6.38萬億元,占4.9%。2019年移動行業創造直接就業280萬,間接創造370萬個工作崗位。
關舟認為,雖然目前4G依舊主導,但5G會迅速擴張,2020年中國在全球5G連接中占比將達70%。而到2025年,中國5G連接占比將增長至47%,4G則下降至53%,預計2026年5G或超過4G。中國將和東北亞市場及美國市場一起,在5G使用率方面引領全球。
5G的發展也將促進物聯網的爆發。預計到2025年,中國物聯網連接數將翻番達到80億,其中大部分增長來自企業市場(智能樓宇、智能制造等),企業市場為49億,消費者市場(智能音箱和聯網家用設備等)為31億。
對于從4G到5G的變化,關舟表示主要是從連接人、到連接物,再到連接人+萬物。垂直領域是5G的真正商機,而中國在這一領域正處于領先地位。
他也指出,中國5G引領發展同時也意味著需要在前沿探索。目前5G發展仍舊面臨著諸多難題:商業模式不清晰,傳統流量模式無法再帶來營收的大幅增長,行業應用還處于初期摸索;需求碎片化導致解決方案碎片化,布網復雜度和成本更高;需要滿足的關鍵指標多樣化,移動性、安全性、時延性、可靠性等;5G應用和網絡、終端、基礎軟硬件間的協同仍需要進一步加強。行業終端尚不成熟并且產能嚴重不足,5G應用業務標準、互聯互通標準、測試認證標準還未成型。
在5G時代,對于全球運營商而言,也開啟了雙線作戰的業務模式,保住核心業務的同時尋求新數字化業務的增長。對于一部分運營商,由于核心業務發展的停滯不前,新數字業務將會是唯一的增長機會。
至于新數字業務的方向,他表示一方面是在企業市場破局,現有的政企業務以連接為主,如何在5G時代突破純連接價值并打開賦能垂直行業數字化轉型的巨大市場機會;另一方面是5G拓展新業態新服務,產業的業態將會更加豐富,運營商的演進方向也將多元化,以美國的新媒體服務,歐洲的固網無線融合,和中國的垂直行業賦能為代表。
5G的創新應用到底是什么?這是目前產業界共同關注的問題。關舟將其分為三個領域和階段:已知的已知,是對4G的演進,包括增強移動寬帶、固定無線寬帶;已知的未知,是現有垂直行業的轉型,主要是垂直行業市場機會;未知的未知,這也是大眾期待的革命性創新,主要是創新商業模式與產品,但還需要行業進一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