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IT消息】6月23日消息,日前,在“2009下一代
互聯網技術和應用論壇”上,中國
電信集團科技委主任
韋樂平提出,目前的
電信業需要“去
電信化”,
電信行業中99%的業務都已經轉到IP網上,因此,
電信業從商業模式到產業鏈等,需要一系列的調整和變革。
中國電信戰略部署向IPv6過渡
韋樂平透露,中國
電信剛剛通過的向IPv6過渡的整體戰略部署。他說,從戰略角度看,過渡可分為三大階段:試商用階段為2009-2011年;規模商用階段為2012-2015年;全面商用階段為2015年以后。在技術上逐步實現以IPv4為主、經IPv4/IPv6共存最終達到以IPv6為主的跨越,預期2020年后才可能基本演進到純IPv6環境;在試商用階段需要重點完成IPv6地址資源規劃申請、網絡及業務過渡實施方案論證、現網試點和人才準備四大項工作。
韋樂平認為,地址不足是未來
互聯網發展中的主要瓶頸。未來3年地址耗盡,只能再申請3年,未來3-5年中國
電信存在1600萬-1.1億地址缺口。他指出,盡管IPv6并不能概括下一代
互聯網的全部,但已經形成了一個完整成熟的標準體系,目前業界一般泛指的下一代
互聯網往往就是指IPv6。因而,目前中國
電信下一代
互聯網的工作重心就是平穩有效地向IPv6的過渡。
專家認為IPv6必須解決兩代網互通問題
清華大學李星教授認為,IPv6的殺手級應用就是IPv6本身,而解決兩代網的互通問題是當前的關鍵。他說:“建一個IPv6必須跟IPv4能互聯互通,要讓用戶在不知不覺中實現過渡。”
目前,教育網正在大規模推廣IVI IPv6過渡方案。IPv6的地址空間非常大,IPv4的地址空間小,一一對應是不可能的。過渡初期,IPv6的用戶不多,選一個子空間與IPv4做基本的映射,是相對簡單和可行的。李星說:“通過這一技術逐步將IPv4的地址往IPv6轉移,既可以實現服務,也可以與IPv4完全互通。逐漸將現有的IPv4用戶轉移到IPv6,用戶在不知不覺中就可以過渡到下一代
互聯網。”
據悉,國際知名企業
Intel、
Juniper、
Google、微軟等也在今年初開始,從企業的戰略層面對下一代
互聯網給予了極大的關注,并形成相應的產品投放到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