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3 世界移動大會(MWC2023),華為發布了業界首個整合存儲、光傳輸等多產品為一體的 “存光協同”統一容災產品組合方案,保障企業客戶關鍵業務持續在線。
容災,是指當災難發生時(如火災、地震等),企業在保證生產系統的數據盡量少丟失的情況下,還能保持業務系統不間斷地工作。對于一些關鍵行業的企業,即使發生了災難場景,業務系統也是需要始終保持正常工作的。,特別是對金融、政府、電力等關鍵民生行業而言,即便是再短暫的業務中斷,也有可能造成巨大的無法挽回的損失,也會對用戶服務體驗造成重大影響。因此各個行業的企業在建造數據中心時,將容災能力放到了非常重要地位。
但傳統的容災方案,主要存在弊端:可選址位置較少,由于時延限制,從主DC到備DC的距離通常小于50km,因此決策者很少選擇站點位置;不可控的外部因素干擾數據傳輸質量,當施工事故或物理振動導致數據傳輸抖動或誤碼時,A-A系統不可避免地需要從抖動中恢復,停機時間可能超過2分鐘,可能會導致停機期間事務失敗;容災管理難度大:容災管理一直都很有挑戰性,BC KPI標準高,系統關聯復雜,無法單獨和手動管理。在災難恢復演練過程中,每個系統將有數百個任務,更不用說真正的切換情況了。
為了解決上述幾大難題,華為發布了統一災難恢復的產品組合方案,能通過優化端到端A-A數據中心時延,完善了存儲和光檢測感知機制;同時配備了容災管理工具,幫助客戶“管理簡單,業務永遠在線”。
· 選址距離是業界平均的2倍:雙活DC時延端到端調整到物理極限,實現近100 km I/O時延不超過2ms。
· 更為穩定的DC互聯:SOCC存儲和光協同,當光鏈路抖動或鏈路斷開時,I/O切換時間約為2秒,比傳統方式提高60倍。
· 容災管理效率提升6倍:提供iDRP智能容災管理平臺,基于可視化視圖和自動化,定制容災演練計劃和報表系統,支持跨平臺異構資源容災。
華為企業業務全球數據中心Marketing解決方案銷售部總裁邱峰,提到“華為統一容災產品組合方案,可以幫助企業客戶擺脫傳統容災方案的限制,讓數據中心之間的互聯更加穩定,大幅降低時延造成業務中斷的風險,有效保護如金融和政務等行業核心業務不受影響,保障業務永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