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国产精品,亚洲第一综合天堂另类专,先锋日本黄色三级片,夜福利欧洲一区

用戶名: 密碼: 驗證碼:

段曉東:從追隨到領跑 中國移動已成為開源社區主力軍

摘要:中國移動研究院副院長段曉東對中國移動在開源技術方面的進展進行了分享和介紹。他表示,開源是運營商網絡轉型和ICT融合的必然選擇。在開源技術方面,中國移動從追隨到領跑,目前成為已成為開源社區的主力軍。

 ICC訊  在近日于上海舉行的2021中國網絡開源技術生態峰會上,中國移動研究院副院長段曉東對中國移動在開源技術方面的進展進行了分享和介紹。他表示,開源是運營商網絡轉型和ICT融合的必然選擇。在開源技術方面,中國移動從追隨到領跑,目前成為已成為開源社區的主力軍。

  段曉東分析稱,CT網絡發展是一部不斷與新技術融合并產生化學反應的發展史。從過的IP化,到現在IT化,到后來OT、DT技術不斷結合,CT網絡不斷吸收IT領域先進技術和先進模式,推動發展和演進。從過去1G、2G、3G、4G到今天的5G,這個過程在不斷發展中。其中開源已成為推進各領域融合發展的重要力量,也成為推進CT網絡的重要基礎。

  他指出,以網絡轉型為契機,電信領域平臺級開源項目呈現井噴式發展。NFV和SDN打開了運營商擁抱開源的大門,近年來,以ONAP、TIP為代表的電信領域開源項目層出不窮,傳統IT開源項目也越來越關注電信領域需求和創新點。

  “開源是運營商網絡轉型和ICT融合的必然選擇。IT和云計算產業多年來依托開源飛速發展,面向網絡轉型和ICT融合,運營商也從開源社區汲取了強大的生命力。從2014年左右到現在2021年,中國移動在開源技術發展方面已經實現從跟隨到領跑。我們認為,中國移動目前已經成為開源社區的主力軍。”段曉東談到,中國移動主要聚焦于三種開源類別:平臺與關鍵部件、核心領域以及系統與集成。

  其中,在平臺與關鍵部件開源進展方面,ONAP與Akraino是中國移動最重要的兩個項目。ONAP由中國移動發起成立,意在推動下一代網絡編排管理技術和產業發展。目前ONAP社區版本已經發布至2020年12月Guilin版本。Akraino則是中國移動針對邊緣計算聯合發起的開源項目,同時代表國內運營商首次擔任Akarino TSC關鍵職位。此外,2020年8月,中國移動作為創始成員成立了5G邊緣計算開源項目Edge Gallery,希望能夠構筑運營商邊緣計算平臺機構和邊緣能力開放的實施標準,推動構建5G邊緣生態。

  在核心領域開源進展方面,中國移動分別針對RAN和云原生開展了兩個重要項目——O-RAN和XGVela。為了打造一個更開放、軟件化、智能化的無線接入網,中國移動聯合國內外多家運營商和設備制造商,于2018年發起成立O-RAN聯盟。目前O-RAN聯盟已有227家會員,發布73本規范,以及做了兩個開源的參考實踐。XGVela項目由中移動于2020年5月在Linux基金會發起,希望能夠作為一個電信云原生PaaS的開源項目,為5G和6G的發展賦能。

  在系統與集成開源進展方面,OPNFV和G-SRv6是中國移動正在重點推動的兩個項目。其中,OPNFV是中國移動聯合牽頭成立運營商第一個開源組織,隨著NFV云平臺逐漸成熟和主流運營商NFV落地進程加快,NFV由平臺創新走向集成創新新階段。中國移動積極推進OPNFV 2.0轉型成為關注集成自動化的開源組織,并推動OPNFV和CNTT兩大組織合并成立Anuket。此外,2021年4月,中國移動攜手紫金山實驗室、北京郵電大學、英特爾和銳捷網絡正式發布全球首個SRv6系統開源項目——G-SRv6,希望加快SRv6商用進程,推動云網融合發展。

  演講最后,段曉東還提到了對于6G技術發展建議推進開源的重要領域:

  ·每一代網絡都是技術融合發展的結果,5G網絡充分結合IT技術,實現了顛覆式的發展,6G進一步結合IP組網新技術、云原生新理念,將迎來新的發展;

  ·一些候選新技術已經出現:確定性網絡、時間敏感網絡、智能/動態,這些新技術需要開源項目的支持來繁榮產業,降低創新門檻;

  ·當前開源組織將持續對6G產生重要影響,如O-RAN影響B5G的接口與架構設計、XGVela影響6G網絡實現方式、G-SRv6影響IP演進、相關組織需持續重點關注。

  ·B5G和6G將進一步滿足天地一體通信需求,并持續賦能垂直行業,為加速通信網絡與千行百業的融合發展,建議開源進一步考慮行業類平臺和新的候選技術的開源實現。

【加入收藏夾】  【推薦給好友】 
1、凡本網注明“來源:訊石光通訊網”及標有原創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訊石光通訊網。未經允許禁止轉載、摘編及鏡像,違者必究。對于經過授權可以轉載我方內容的單位,也必須保持轉載文章、圖像、音視頻的完整性,并完整標注作者信息和本站來源。
2、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訊石光通訊網)”的作品,均為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因可能存在第三方轉載無法確定原網地址,若作品內容、版權爭議和其它問題,請聯系本網,將第一時間刪除。
聯系方式:訊石光通訊網新聞中心 電話:0755-82960080-168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