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C訊 隨著人工智能(AI)技術的快速發展,特別是生成式AI模型如Google的Veo2和OpenAI的Sora之間的激烈競爭,對數據傳輸速度和效率的要求不斷提高。為了滿足這一需求,硅光子技術和光通訊領域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在此背景下,中國臺灣地區的一些企業在2024年展現出驚人的市場表現。
行業領頭羊:光圣科技漲幅超9倍
據臺媒報道,在眾多受益企業中,光圣(6442-TW)的表現尤為突出。從2023年的收盤價70.3元(新臺幣,下同)上漲至2024年12月30日的654元,年內漲幅達到約9.3倍,刷新了行業紀錄。光圣專注于光纖有源與無源器件、高頻連接器模塊制造,并積極拓展低軌衛星、5G以及車載應用等高成長領域。得益于美國數據中心對光無源器件的需求旺盛,公司產能持續滿載,相關業務貢獻超過70%的營收,預計未來毛利率將維持在40%左右。
聯鈞科技、聯亞光電、上詮股份緊隨其后
除了光圣外,聯鈞(3450-TW)、聯亞(3081-TW)和上詮(3363-TW)也實現了3到4倍的增長,成為年度市場上的佼佼者。聯鈞憑借其子公司源杰切入AOC(有源光纜)收發器市場,成功打入美國四大云計算服務提供商(CSP),并計劃于2025年上半年推出800G AOC產品,下半年實現大規模量產。
聯亞則指出,自第二季度開始供應800G產品以來,已獲得美國數據中心客戶的高度認可,過去三到五年內在硅光產品對主要客戶的營業額都有超過倍數以上的增長,預計未來幾年內將繼續保持強勁的增長勢頭。而上詮依靠其獨有的光纖陣列和封裝技術,在全球數據中心建設需求增加的背景下,有望通過CPO(Co-Packaged Optics,共封裝光學)光纖陣列產品的逐步放量,進一步推動業績增長。
AI競賽激發硅光子通訊商機
隨著科技企業間的AI競賽愈發激烈,更強的生成式AI軟件必然需要更高效的數據傳輸技術支持。硅光子與光通訊領域的機遇因此更加凸顯。例如,立碁(8111-TW)、眾達-KY(4977-TW)、惠特(6706-TW)、波若威(3163-TW)、志圣(2467-TW)等公司在面對市場波動時展現了不同的應對策略和技術優勢。
結語
綜上所述,硅光子產業正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面對日益增長的數據傳輸需求,行業內企業不僅需要抓住當前的發展機遇,還需不斷探索技術創新,以確保在全球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隨著更多高科技成果的應用落地,硅光子及相關產業鏈將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