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CSZ訊 中興通訊昨日晚間發布半年度業績快報:2017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540.11億元,同比增長13.09%;營業利潤32.94億元,同比增長564.83%;歸屬于股東凈利潤22.94億元,同比增長29.85%,業績超預期。
半年報業績大幅超預期,營收和毛利雙重提升
從半年報盈利情況來看,營業收入的增速加快(2016半年報收入增速4.05%),報告期內,公司無線通信及固網和承載系統產品、手機產品的收入和毛利均雙重提升。
此外,公司2017半年度的攤薄ROE為8.30%,相比2016年半年度的4.40%大幅提升,公司經營質量明顯改善。
在無線方面,公司今年初推出5G全系列高低頻預商用基站產品;在有線方面,受益于國內運營商在4G項目傳輸和接入系統的持續投入,且公司PTN/IP RAN/OTN等設備份額躋身前列;在消費者領域,我們認為公司未來會走手機精品路線,毛利率將進一步提升。在上述因素綜合影響下,公司2017上半年整體營業收入及毛利均得到雙重提升。
全球設備商市場有望洗牌,公司海外業務逐步打開
近年來,全球電信設備行業不斷合并重組,優勝劣汰,通信設備集成商的市場格局也在逐步演變。我們認為,全球通信設備商競爭格局中,愛立信已現頹勢,諾基亞并購阿朗后前途不明,華為持續強勢,中興有望迎頭趕上。
中國爭當5G時代領頭羊,國內設備商有望受益
在中國政府推動下,5G寫進了政府規劃,預計于2020年商用。目前,隨著華為牽頭的Poloar碼和中興提出的新型多址和波形技術獲得認可,中國設備廠商在5G標準制定方面擁有了更多的話語權。今年7月底,國內5G技術第二階段測試將完成。
在國際通信設備巨頭中,華為和中興走在5G領域的前列,愛立信、諾基亞將研發重心放在高頻上,但目前處于5G發展初期,低頻中的3.5GHZ仍是市場最主要的需求,因此,諾基亞和愛立信在5G主流技術研發上暫時落后。
目前中國移動具備明確的5G建網計劃,在體量和技術上均走在國際運營商的前列,為國內5G發展占據了領先地位,未來將在核心專利和專利交叉授權上有更多話語權,國內設備商有望受益。
愛立信業績持續下滑,中華力量有望繼續挺進
7月18日,愛立信第二季度業績報告顯示,其營收60.4億,同比下降8%,凈虧損1.21億,去年同期1.9億凈利潤,同比轉虧,公司毛利率也跌至29.8%,各項毛利率均大幅低于市場預期。實際上,愛立信16年運營商業務就大幅下跌16.3%,遠大于行業4%的降幅,即使CEO更換也未能帶來公司業績改善,傳統通信巨頭陷入歷史困境。
而反觀中興,16年運營商業務收入僅下降3.4%,好于行業水平。在今年年初“換帥”+“洗了把大澡”后,內部改善跡象明顯,公司在歐洲以及中移動不斷突破,經營質量不斷改善。
此外,在海外運營商業務上,隨著公司實力的提升以及海外項目的落地,運營商疑慮漸消。可以預見,未來公司與法電、沃達豐、Telefonica等海外運營商將有更多合作的機會。
加強公司治理和深掘主業,國內業務多點開花
2017年3月趙先明先生辭職,并選舉殷一民先生為新任董事長。兩年三換董事長,理順了公司管理體系。管理層“少壯派”上臺,強化內部控制,提高內部管理效率。近日,中興通訊前工會主席何雪梅等人涉嫌職務犯罪,目前已經被深圳市公安局經濟犯罪調查局刑事拘留。公司內部反腐力度不斷加強,利益流出問題有望逐步得到解決。
公司內部的革新是公司成長的催化劑,中興通訊在經歷一輪大刀闊斧的人事變動以及由此帶動的內部改革,將有助于公司業績提升。
隨著公司經營質量的改善,國內業務也向好發展。5G的規模商用時間為2020年,公司今年的業績釋放很大一部分仍受益于國內運營商在4G項目的持續投入。在有線領域,公司加強在光網絡上的投入,受益于接入網、城域網PTN/OTN等設備采購數量的不斷增長;在無線領域,公司與華為的雙寡頭地位難以撼動,未來有望與中國移動結成戰略合作伙伴,發揮自身技術領先優勢。在物聯網方面,公司正全力配合中國電信進行網絡建設,提供智慧停車、智慧井蓋、智慧路燈等NB-IoT端到端解決方案,布局完善。此外,公司還積極研究芯片、新能源汽車、終端和光通信等新興戰略領域,這些領域有望對公司的未來業績起到提振作用。
看好公司業務布局和長期研發投入價值轉化
公司作為A股通信設備龍頭企業,圍繞“M-ICT2.0”戰略,業務聚焦運營商網絡、政企、消費者三大領域,積極拓展物聯網、車聯網、光通信、硅光、Pre-5G/5G等戰略性新興市場。股權激勵高標準彰顯信心,中報業績表現優異。提升手機業務規格,加強渠道和品牌建設以提升盈利能力,考慮到公司手機業務有望扭正,且公司積極開展國際業務、研發到位,進行全產業鏈布局,未來業績有望繼續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