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CSZ訊(編輯:Aiur)11月19日,在APC主辦的2019年全球光纖光纜大會上,中國移動通信集團設計院有線所所長高軍詩發表《光纖光纜市場“新常態”》主題報告,他介紹中國移動光纜網采取分層建設和分層使用的方式,目前已經建設將近2000萬公里光纜線路。5G將不會想4G和FTTH時代一樣帶來同樣的需求規模,但現有的光纖光纜設施需要通過光纖技術創新來提高維護效率。
在接入層、城域骨干/傳送層、省內骨干/傳送層、省際骨干/傳送層的網絡層次中,接入網用于業務/客戶(基站、家客、集客)和匯聚機房,其光纜占總長度的85%,占光纜總投資的75%;城域骨干光纜長度占比為12%,省內和省際骨干光纜長度占比3%。
高軍詩繼續介紹接入層網絡,其依托綜合業務接入區,進一步劃分為微網格進行組網,使得每一街道都部署了中國移動的光纜。目前完成5億多家庭預覆蓋,其中近2億辦理接入寬帶業務,還接入了近300萬個基站。
5G時代,接入層是5G組網的重點,將繼續擔任中國移動投資的主角對象,其接入層傳送網絡投資占比將達80%以上。同時,密集覆蓋及低成本建網的需求,讓C-RAN成為5G前傳網絡主要組網場景,高軍詩指出C-RAN架構分為小規模和大規模類型,一個DU將連接5-20個基站。
5G前傳承載方案,當前以光纖直驅、無源波分、半有源波分為5G前傳三種方案最為經濟有效。以C-RAN為主的5G前傳組網方案,接入層光纖需求會大大增加,高軍詩指出熱點趨于單個微網格內,“基站+家寬”纖芯需求至少為56芯。他表示未來3-10年,一個微網格配置24個基站,包括4個5G低頻基站、12個高頻基站、8個4G基站,在考慮單纖雙向的基礎上,纖芯需求為72或24芯。
相比過去的FTTH市場,5G對光纖光纜需求較小,需求發展會進入穩定期。高軍詩認為,光纜需求取決于接入層的接入點數量,經過4G和FTTH高峰建設后,我國擁有近300萬基站和家寬覆蓋基本完成,這使5G要按需建設,優先覆蓋熱點區域,4G+5G將是一個長期共存的過程。
為此,隨著光纖光纜需求進入平穩期,光纖光纜市場需要供給側改革以提質增效,光纜企業應以創新求發展,例如持續發展超低損耗光纖、小衰耗、大截面G.654E光纖,并促進成本的降低,以更好地應對400G/1T傳輸應用。同時,過去大量敷設的光纜線路存在許多隱患,故障維護難度較大,光纖企業可以在感知管理技術上創新,利用光纖傳感技術、物聯網技術提高現有光纜線路管理效率。光纖光纜企業只有以創新而求變,方能迎接市場下一個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