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CSZ訊 繼移動轉售業務向民資開放之后,另一項電信基礎業務向民資敞開大門。2014年12月25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關于向民間資本開放寬帶接入市場的通告》,從3月1日起, 民資正式進入寬帶接入市場,首批試點城市16個。
根據政策,民資接入寬帶市場采用建設寬帶接入網絡基礎設施、資本合作以及寬帶轉售三種模式。在政策實施中,三種模式如何落地?有哪些企業將進入寬帶接入市場?民資進入對寬帶市場格局帶來哪些影響?
1000多家企業從哪來?
“目前有1000多家企業咨詢和有意向申請這個牌照。”某業內人士告訴《通信產業報》(網)記者,“其中包括游戲、 視頻等需要大帶寬的互聯網企業,原來做IDC 、CDN的企業,物業房地產公司,以及虛擬運營商。”另一業界專家也表示,其去湖南等地調研,有很多民企有意向申請牌照。
在當前寬帶市場價格戰頻發、民資寬帶定價權缺失的情況下,業界多對民資進入此市場持保守態度,此前業界多專家也預測寬帶接入市場開放不會引發民資大舉進入。而眾多民資企業對此表現出熱情,是盲目還是另有千秋?
當前在眾多的二三線地方市場,隨著中移動進入寬帶市場,動輒300多元的包年價格,低價搶市場價格戰已成常態。某地市移動公司人員告訴記者,網絡接入成本已經是300元了,這樣的定價更大的目的在于搶占用戶。
這樣的情況下,如果民資再單純的買賣寬帶勢必也會陷入價格戰泥沼。對此,參與寬帶中國戰略報告項目的一位專家向《通信產業報》(網)記者表示,民資進入如果能跳出老的模式,在資費設計上更加靈活,還是有比較大的利潤空間的。
對于更多的企業,進入寬帶接入市場,是以發展寬帶為契機,抓住家庭社區的入口。“小米、360等多家企業做智能路由器,發展智能家居,就是想控制家庭入口,其實控制路由器不如控制寬帶。”上述人士表示。電信專家馬繼華也表示,在今年的兩會上,互聯網+成為了最熱的熱詞之一,整個社會都在討論如何將傳統行業與互聯網結合起來,而要想進行結合,寬帶是必備的工具。
對于在移動轉售領域發展不盡如人意的虛擬運營商,寬帶接入市場成為其構筑全業務通信能力的機遇。據了解,1000多家有意向申請寬帶接入牌照的企業中有1/3是虛擬運營商。分享通信相關人員告訴記者,目前公司正在申請牌照。據分享通信相關負責人介紹,分享通信集團申請寬帶接入業務試點,將利用寬帶和現有移動通信業務的結合,為寬帶接入市場提供融移動、寬帶技術于一體的創新性產品。
中國虛擬運營商產業聯盟秘書長鄒學勇向記者表示,虛擬運營商一定要“兩條腿走路”,當前個人通信市場已經飽和,通過寬帶發展企業用戶、家庭用戶,然后再到個人用戶。馬繼華也表示,對于虛商而言,虛擬運營商們之所以業績不佳,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多數企業在通信運營上的業務都很單一,豐富性不夠,面對基礎運營商多年形成的各種業務融合及組合式套餐,毫無對抗的能力。
除了寬帶市場的新面孔外,此前擁有ISP資質的企業獲得牌照繼續從事寬帶接入業務也順理成章。據悉,這樣的企業目前全國有有3000多家。業內人士表示,此前,我國寬帶市場上已存在一些民營的運營商,也規模化發展了一批用戶,但由于未被受理正式的“準生證”,往往在持續發展上有所阻礙。如今,國家政策開放,早前的民營運營商能夠通過申請牌照將身份合法化。目前已經近千萬寬帶用戶的鵬博士集團楊學平向記者表示,這個政策對鵬博士是重大利好。
影響幾何
此次寬帶接入對民資開放,除了原有 ISP資質的企業轉正。黑寬帶廠商面臨整合收購。當前的寬帶市場,除了有寬帶業務資質的運營商外,還有眾多以代理的形式低價兜售寬帶的小公司被稱為“黑寬帶”商,為了發展業務,這些企業往往虛標帶寬、私接網線,用戶權益毫無保障。據統計,這樣的“黑寬帶”商,全國有15萬家。
隨著眾多民資進入寬帶接入市場,獲得運營資質,假寬帶有望規范,資費業務更加透明。正如艾媒咨詢CEO張毅所言,現在用戶體驗到的帶寬速度往往和其購買的有所不匹配,而民資寬帶運營商在運營小區寬帶業務時,可以根據用戶的日常流量使用情況,通過系統智能化的去分配流量資源,在為用戶創造好的網絡體驗的同時,使寬帶資源的使用更加高效化,降低運營成本。
對于基礎運營商而言,民資進入有利于幫助其拓展市場,提高寬帶市場的普及率。業內人士表示三大運營的寬帶業務主要是分布在人口聚集的區域,而比較偏僻的地方卻由于接入難、寬帶建設資金不足等諸多問題,成為了阻礙我國寬帶業務深度普及的“最后一公里”。民資進入寬帶接入市場后,能夠深入到小的地方和比較偏僻地區,從而進一步提高寬帶市場的普及率。
三種模式
根據政策,民資接入寬帶市場采用建設寬帶接入網絡基礎設施、資本合作以及寬帶轉售三種模式。
Strategy Analytics無線運營商戰略高級分析師楊光表示,三種模式里,資本合作最簡單,合適的合作伙伴可以幫助運營商克服最后一公里網絡建設的障礙,加快網絡部署速度。這種模式有助于加快寬帶網絡部署速度,但對寬帶市場的競爭格局影響比較小,從促進寬帶市場競爭的角度,它的作用相對比較有限。
北京郵電大學教授舒華英表示,因為接入網沒有明確資產界面,這種模式實現起來也比較難。他表示,后續還需要細化細則標準。
對于民資投資建設網絡和寬帶轉售兩種模式,由于引入了新的業務提供商,理論上是可以提升競爭水平,促進寬帶市場競爭的。但其中的核心問題是如何確保網絡資源的開放,尤其是最后一公里接入網資源的開放。
轉售模式,業界擔心的轉售價格掌握在基礎運營商手中,是否會出現如移動轉售那樣的批零倒掛現象。有專家向記者表示,寬帶接入與移動轉售不一樣的地方在于,接入寬帶民營企業與本地運營商進行結算,而移動轉售則是與集團統一結算,這樣承擔發展任務的地方樂于與民資合作,讓民資幫助其拓展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