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C訊 3月5日上午,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近3000名全國人大代表肩負人民重托出席大會,履行憲法和法律賦予的神圣職責。
人民大會堂大禮堂氣氛隆重熱烈,主席臺帷幕正中的國徽在鮮艷的紅旗映襯下熠熠生輝。
習近平、李強、王滬寧、蔡奇、丁薛祥、李希、韓正和大會主席團成員在主席臺就座。大會主席團常務主席、執行主席趙樂際主持大會。
上午9時,趙樂際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開幕。會場全體起立,高唱國歌。
根據會議議程,國務院總理李強代表國務院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李強在報告中指出,過去一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本屆政府依法履職的第一年。面對異常復雜的國際環境和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頂住外部壓力、克服內部困難,付出艱辛努力,新冠疫情防控實現平穩轉段、取得重大決定性勝利,全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任務圓滿完成,高質量發展扎實推進,社會大局保持穩定,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邁出堅實步伐。
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李強在報告中指出,我們要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后破。完成今年發展目標任務,必須深入貫徹習近平經濟思想,集中精力推動高質量發展。要以更大的決心和力度深化改革開放,促進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持續激發和增強社會活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取得新的更大成效。
對政府工作報告中科技創新相關內容,遼寧冷芯半導體創始人、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研究員孫東明代表深有感觸,“每項創新成果都來之不易。科技工作者要自覺肩負起科技創新的使命,努力突破關鍵核心技術難題,加速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增強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競爭力,為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建設科技強國努力奮斗?!?
兩會科技界代表委員熱議政府工作報告
孫東明代表發表個人看法
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加快建設國家戰略人才力量,努力培養造就更多一流科技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完善拔尖創新人才發現和培養機制,建設基礎研究人才培養平臺,打造卓越工程師和高技能人才隊伍,加大對青年科技人才支持力度。”孫東明代表認為在,培養一流人才、拔尖人才之前,首先要回答什么是一流人才、拔尖人才。是以頭銜定義還是以學術“帽子”定義?在我看來,國家急需的一流人才、拔尖人才,一方面是做出原創性、顛覆性科學成果的創新人才,另一方面是能把產學研全鏈條做通的人才,是能真正解決國家和社會關切問題的人才。
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充分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全面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強化基礎研究系統布局,長期穩定支持一批創新基地、優勢團隊和重點方向,增強原始創新能力?!睂O東明代表認為,目前如何定義基礎研究還存在一些問題,有時我們很難判斷一項基礎研究是解決了真問題,還是只是一個學術熱點問題。經常有一些熱點研究被納入基礎科學范疇,但并不是解決了真問題。因此,我們要有識別和判斷真正好的基礎研究問題的能力,這不僅考驗我們的科學審美和眼光,更考驗我們是否有能力判斷解決這個基礎問題與滿足國家重大需求、實現突破之間的關聯。
遼寧冷芯半導體創始人、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研究員孫東明代表做客央視新聞“一年之計看兩會”特別節目,以《科技自立自強 國家強盛之基》為題,接受央視總臺記者蔣林、張春玲專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