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CSZ訊 自年初以來,虛商的“唱衰”之聲就不絕于耳。從最初的風光無限,到業界焦點里的“明日黃花”,虛商的生存狀況令人為之擔憂。根據IBM全球企業咨詢服務部對18家轉售企業的調研顯示,轉售企業對于當前移動通信轉售業務的市場發展成效也不甚滿意。對于達到預期目標程度的評分平均僅為5.8分,處于及格分數6分之上的不足50%。
超越通信能力的創新
虛商被引入國內市場的階段正處于傳統電信運營商的艱難轉型期。傳統電信市場面臨的不僅是新增空間的飽和,還面臨移動互聯網免費模式的沖擊。而隨著4G的不斷普及,數據流量的量收不匹配狀況正在逐漸加劇,留給虛商的早已不是想象中具有豐厚壟斷利潤的傳統話音通信市場,而是一個將以流量經營為主、運營成本漸高、跨界與融合創新不斷加速的全新產業。
雖然針對資費套餐引入了“不清零”“共享”等新元素,不過由于基礎運營商非常容易跟進這類創新,并且擁有充足的資源做的更好,所有這種創新方式對虛商本身較難帶來直接的好處。創新和轉型將成為國內虛商力求生存的必然出路。
轉售企業也認識到,只是沿用傳統MVNO的運營模式難以有效滿足當前極高的業務創新需求。IBM調研結果顯示,接近40%的轉售企業希望轉型成為移動互聯網企業,超過32%的轉售企業則希望成為有移動互聯網能力的傳統企業,超過20%的轉售企業希望具備線上和線下整合能力,約10%的轉售企業則希望將通信能力和系統集成能力整合。整體上看,轉售企業均認為超越移動通信轉售業務范疇的創新和服務能力,是轉售企業轉型的根本方向。
成本拖累
除了商業模式創新上的乏力,虛商發展的另一大挑戰來源于成本壓力,包括通信資源的批發價格高、IT投入成本過高等。通過對運營模式進行根本轉型,由內而外釋放業務創新潛能并降低運營成本,成為轉售企業當前亟需探索的核心問題之一。
根據IBM的調研數據顯示,轉售企業對于移動轉售業的運營架構的考慮,除了均為14.3%的企業認為應該以傳統電信運營商或國外虛擬運營商轉售為藍本之外,累計71.4%的虛商認為運營架構藍本應該至少包含移動互聯網要素,虛商首選的運營架構藍本則是“虛擬運營商+移動互聯網公司”,占比達35. 7%。
為支持轉售企業提升“跨域協同創新”和“跨界融合創新”能力,實現高效、靈活和低成本運營,并最終實現自身既有業務與移動互聯網整合的轉型,IBM開發了組件式業務建模(CBM:ComponentBusiness Modeling)分析工具,來幫助虛商確立運營架構。作為一種有效的行業建模方法,具有針對性的CBM模型已經被眾多個行業以及細分行業所采用,用于指導對該行業的分析和研究以及制定相應的策略。
據介紹,CBM可以將電信運營商、虛擬運營商和移動互聯網運營架構中的標準化業務組件進行合理“拼接”,從而得出滿足轉售企業轉型共性需求的標準化虛擬運營架構。實際運營中,轉售企業可以根據CBM確立的標準化運營架構和標識出的重點業務組件,選擇有價值的業務組件或剔除不需要的業務組件,從而制定出滿足自身需求的差異化運營架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