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C訊 6月16日,中國電信上海公司的最后一臺用戶電報(電傳)T203型交換設備在武勝電信大樓14樓機房“退出”網絡。此舉標志著在城市數字化全面轉型升級、建設“三千兆之城”的過程中,上海市的用戶電報(電傳)服務完成了歷史使命。同時,“上海5G消息平臺(MaaS)”投入試商用。
自上海開埠之后,曾有多家外商電信機構在上海開辦電報業務,其中丹麥大北電報公司于1871年4月18日在上海開通全國最早的電報水線,拉開了中國電信業的序幕。1881年,上海電報局成立,開通天津到上海的電報服務。革命戰爭年代,電報起到了信息傳遞的關鍵作用。改革開放后,上海電報業迎來巔峰期。20世紀80年代末,隨著通信業技術與業務的高速發展,電報業務開始走下坡路。1994年12月1日,最后一條上海到東京的國際電報電路正式關閉。2018年12月19日,用戶電報業務下線。2019年1月1日,柳林路營業廳停止受理公眾電報業務,上海公眾電報業務僅剩“來報”和“轉報”業務。2021年6月16日,上海用戶電報(電傳)服務完成歷史使命。
據悉,此次投入試商用的“上海5G消息平臺”將為百萬級電信5G用戶提供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