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C訊 今日,華為輪值董事長郭平在2020共贏未來全球線上峰會上做開幕致辭,指出業界需5“機”協同,聚焦5G商業成功,充分釋放5G網絡紅利。
在開場,郭平首先談到華為上半年經營業績。上半年華為實現銷售收入4,540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大約13%?!霸谶@紛繁復雜的大背景下,取得這樣的增長真是來之不易,我要由衷地感謝大家的信任和支持。”郭平說,“面向未來,我們仍將堅定投入研發,吸納更多高水平的科研人員,保持創新的活力?!?
郭平指出,任正非有一句話叫:專心“磨好自己的豆腐”??v然困難重重,華為都將努力履行對客戶和供應商的義務,保持生存和向前發展,為全球數字經濟和科技發展做出貢獻。
新冠疫情的爆發,給全球人們的生活、工作帶來了巨大的影響,對全球經濟帶來了巨大的沖擊。新興的ICT技術在抗疫的方方面面能夠、也應該發揮巨大的作用。
華為作為一家ICT公司,有責任利用技術,和客戶、伙伴一起抗擊疫情,幫助運營商及企業客戶,通過產品解決方案為當地社會做出貢獻。
郭平表示,基于中國、意大利等先發區域的經驗做總結,華為歸納出在爬升期、爆發期、膠著期及回落期疫情的不同階段,以ICT技術支持抗疫的9大場景,包括醫院網絡建設、遠程會診、在線教育、政府和企業復工復產等等,為各地疫情防控、復工復產等貢獻華為的經驗和力量。
他列舉了一些實際的案例。比如,疫情期間,全球各地設置了大量方艙醫院,但優質醫生總是短缺。今年2月,武漢緊急建成了一個大約300張床位的方艙醫院。中國電信在24小時內便交付了5G網絡。一位身處浙江的醫療專家,為700多公里外的方艙醫院患者做超聲檢查,僅用15分鐘,病人的肺部病變情況一目了然。
技術讓醫生與患者雖遠隔千里,卻如近在眼前。早在2018年,中國國家遠程醫療中心在鄭大一附院成立,提供常態化的遠程醫療,目前已覆蓋了1400多家中國醫療機構以及非洲贊比亞、摩洛哥等國家。每年在線會診的人數超過4萬例,心電、病理和影像等??圃\斷超過50萬例。華為相信5G技術與醫療方面的結合,將有效驅動醫療資源價值最大化。
郭平指出,疫情終將過去,產業需要做更好的、長遠的謀劃。數據顯示,截至6月份,全球81個運營商部署了5G商用網絡,覆蓋了大概占全球GDP 72%的國家和地區,包括歐洲、亞太的一些主要經濟體。
目前全球5G用戶也超過了9000萬,已部署了超過70萬個5G基站,預計到年底,將會超過150萬基站。全球5G部署已告一段落,下一階段的重點是:發展行業應用,釋放5G紅利。
今年7月3日,3GPP的R16標準正式凍結,將進一步加速5G行業應用發展。
“5G的商業成功,不僅僅是聯接。5G、計算、云、人工智能等戰略性技術歷史性地匯聚到一起,相互促進,華為將根據不同的需求提供場景化解決方案,幫助客戶實現商業成功?!惫秸f。
他從企業、園區和城市三個角度舉了三個案例,闡述5“機”協同如何支持全場景的數字化。
從企業來看,歐洲某航空技術服務公司采用5G技術實現了應用“數字化”,提升了航空維保的效率。
其中一個應用是5G+遠程檢查,在沒有5G的情況下,飛機維修需要航空公司的工程師出差到飛機現場工作2個月。有了5G遠程檢查之后,工程師可通過4個4K視頻實時遠程檢查,通過5G方案節省78%的成本。
第二個應用是5G虛擬座艙設計,以前工程師每天至少花1個小時下載3D模型數據,有了5G 后下載速率達到1.5Gbps,多個工程師可以隨時下載3D模型,基于digital twin來協同設計,及時發現沖突點。整體工裝效率可提升近20%。相對于傳統方案,總成本每年可以節省66%。
工業園區、商業園區往往要比單一企業更加復雜,以香港機場為例。香港機場采用和運營商共建5G網絡的方式,聯合行業伙伴打造新生態。香港機場深入業務場景,對旅客流、行李流、信息流進行詳細梳理,發現有非常豐富的5G應用場景需求,比如一張臉通行機場、行李追蹤、機坪上的行李車自動駕駛等,這些應用讓5G網絡有了更大的用武之地。
同樣在深圳機場,可以看到ICT應用使旅客流得到了優化,讓高峰登機時間從40分鐘下降到25分鐘。未來,我們將看到越來越多的機場借助5G、計算、云、人工智能等技術來打造智慧機場,實現體驗、安全、效率全方位的提升。
5G是城市數字化的基石。在中國雄安,三大運營商已經建設了7400多個5G基站,并且與城市規劃緊密結合,推出了基于5G的天地一體化生態監測系統、5G切片銀行業務等應用,甚至包括無人駕駛的快遞車、公交車和出租車。未來,在全長近百公里的北京到雄安的高速內側兩車道,可望實現自動駕駛、車路協同。
可以看到,運營商將不僅僅聚焦于網絡建設,更通過5G+邊緣計算+云+前端設備的接入,開始參與城市服務。運營商可以在沒有明顯增加成本的情況下,不斷地獲取各個行業的數字化紅利。5G具備高度的前端設施適應性,既能夠適配攝像頭類應用的大帶寬,也能適配雷達測速的低時延需求,這將使運營商能為2B、2G等領域提供低成本接入。
“我們認為,未來電信運營商轉型將有廣闊的空間。要真正實現5G商業成功,還需要行業的共同努力?!惫秸f。
首先行業標準的統一,他舉一個煤礦的例子:華為與合作伙伴在山西陽泉煤業建成了地下5G網絡。5G技術下井之后,用一套技術標準統一了井下7套復雜行業專用通信系統,大大提升了效率。
應用也需要標準,比如在港口的高清視頻回傳場景,可靠性要求標準是99.9%,而吊臺控制信號流要求是99.999%。標準統一了,意味著5G將可以作為一種能力注入到數字平臺里。
未來,華為將大力構建使能伙伴的能力,與伙伴協同創新,集華為公司之力促進伙伴的繁榮成長。
基于全球經濟當前的大背景,對于運營商而言,還應立足當下,面向未來,精準建網,最大化網絡價值,華為有三點建議:
第一,以體驗為中心,把錢用在刀刃上,最大化現有網絡價值。
第二,充分利用現有的4G,FTTx網絡,并和新建的5G網絡進行整體協同和精準規劃。
第三,5G網絡部署優先熱點區域和重點行業應用的覆蓋,充分釋放5G網絡的紅利。
郭平表示,運營商也需要思考面向未來場景化需求的網絡演進方式,可以從業務增長、不確定性、社會責任和成本優化四個角度去規劃未來網絡。以“超寬、極簡、智能”作為我們的目標網,但最根本的目標還是要通過網絡價值最大化,釋放網絡的紅利,實現全面的商業成功。
過去30多年,華為為全球17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設了1500多張網絡,為6億消費者提供了智能終端設備,服務全球超過了30多億人口,并且為全球500強企業中的228家提供了服務。華為在世界ICT產業中扮演著一個重要角色,將致力于和客戶及合作伙伴們一起共建生態,聚焦行業應用,為行業創造價值。
“我們將充分利用自身在5G、計算、云、人工智能以及行業應用這5個方面的能力,聚焦場景化解決方案,充分釋放5G的紅利,幫助華為的客戶和合作伙伴實現更大的商業成功。”郭平最后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