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CSZ訊 2019年1月15日,《2019訊石深圳光通信發展論壇暨年度總結大會》在深圳國匯大酒店成功舉辦,超160家企業將近300余人相聚鵬城,共慶訊石2018尾牙,展望光通信2019!
一年又如許,萬事更須忙。2018年光通信行業發生了很多大事件,在2019開年之際,我們來看看嘉賓們在以《2018通信市場發展總結與2019展望》為主題的論壇環節精彩討論。
本次論壇由中國聯通網絡技術研究院首席科學家唐雄燕博士主持,參與討論的嘉賓有優博創副總經理盧勇博士、新易盛業務拓展總監張金雙、飛昂通訊首席運營官王祚棟、中電41所渠道總監孫利鋒、清遠市億源通光電科技有限公司運營副總鄭玉龍博士,他們向參會人員分享了自己的獨到見解。以下是論壇紀要:
【中國聯通唐雄燕】:關于過去的2018年,我想在座各位應該都有自己的理解,那么先請大家各自談談對于2018年的體會。
【優博創盧勇】:2018年我們主要做了兩個工作,一個是開源,體現為開拓新客戶與新產品。我們在2018年進一步拓展了日本、韓國、北美的市場,當然中國依然是我們大本營與重點市場。新產品方面,如5G前傳、中傳、回傳等產品,還有超寬帶10G PON,NG PON2的產品,以及涉及100G傳輸OTN網絡的相應產品,我們都已掌握。另外一個是節流,我們在工作中推廣精益思想,應用于產線管理,前端研發項目的導入。
【新易盛張金雙】:新易盛在2018年堅持我們一貫的作風——“踏實”。踏實地與客戶溝通交流,踏實地根據客戶與市場需求研發新產品。歷經20年,新易盛在產品的領先性上,也一直與業界保持同步。
【飛昂通訊王祚棟】:2018年我印象最深的有兩點,其一是價格下滑的很厲害,其二是產品升級換代的要求更高。面對這樣的環境,飛昂通訊作為一個初創企業,兩點顯得尤為重要,一是扎扎實實做好產品研發與產品線的擴展,另外就是做好既有的產品服務好我們的客戶,爭取和客戶實現雙贏。
【中電41所孫利鋒】:我通俗點講,2018年給我的感受就是一個字“累”。去年一直奔波在運營商與各個光模塊廠商之間,雖然“累”,但收獲也是蠻多的。在這個過程中我接觸了很多人,也感受到這個行業蓬勃的發展。在這個紅海市場中,究竟你能取得什么樣的成績,跟你的付出還是有很大的關系。不管你是開源還是節流,最終比拼的還是你的綜合能力。
【清遠億源通鄭玉龍】:從一個管理者的角度來看,可以總結為“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首先是市場需求上,4G雖然在中國覆蓋率很高,但實際上在世界上覆蓋率并不是特別高,在這樣的情況下5G又來了。另一波就是世界政治經濟政治格局的變化,對我們充滿一定的挑戰。所以管理者需要建議一個能夠應付變化的組織。
【中國聯通唐雄燕】:大家都從自身的角度談了對2018的印象,看起來企業也都還是信心滿滿的。那么面對未來的不確定性,大家覺得哪些方面會存在挑戰與顧慮?最大的風險在于什么地方?
【優博創盧勇】:從我們公司的角度來看,存在技術與市場兩個不確定性。一個是2018年被稱為硅光的元年,對于光模塊公司來說,硅光未來在它的縱深和產品覆蓋面上會有多大的進展?這個不確定性將對我們行業產生比較大的影響。另外,每一個大規模商用的產品到了爬坡階段,價格就開始跳水式、斷崖式地下降。企業由此面臨著交付與成本控制的壓力,這也是很大的一個挑戰。
【新易盛張金雙】:2018年國際形式的動蕩、企業的并購、貿易戰帶來的對中國市場的沖擊,影響還是比較大的。我們認為存在挑戰與顧慮的主要有:首先是5G這個新熱點的節奏會有多快?它的量能有多大?這一點我們非常關心。另外,市場肯定跟國際大形勢強相關,如果政治局勢穩定,互通貿易比較順暢,那我們的銷售或者需求肯定也會越來越旺盛。所以未來的政治經濟形勢也是我們關心的不確定的一方面。
【飛昂通訊王祚棟】:對于我們國內芯片企業來講,市場需求量的不確定性的挑戰最終會傳導到上游芯片企業,這是其一。另外,我們直面國際競爭,產品開發周期、交付的保障也存在很大的挑戰,這也是需要我們扎扎實實做好的一個工作。
【中電41所孫利峰】:我們作為研究所面臨的挑戰可能會更多一些。首先從國際形勢上來說,在2018年中國電科四十多家成員單位里面已經有22家被列為美國禁運。另外是民營產品方面,在運營商市場低價打折的情況下,我們的物料管理和投入能否滿足跳崖式的價格下降,這對我們國有體制來說是一個最大的挑戰,而且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還有一方面是在光器件廠商這一塊兒,我們的定制化服務能不能做到高效貼近用戶,這對我們來說存在挑戰。
【清遠億源通鄭玉龍】:從經濟學的角度看,就是需求跟供應的挑戰;從技術管理的角度來看,就是技術推動與需求拉動不斷地交互。我比較擔心的是行業需求是否被過度放大?技術推動太樂觀,可是市場消費的需求并沒有跟上,因此投入得不到回報或者回報變慢。我們要戰戰兢兢、嚴肅地看待每一個需求。
【中國聯通唐雄燕】:未來確實有很多風險,包括技術變革、市場競爭的壓力。當然也還會有很多機遇存在。在這種環境下,大家有沒有什么問題趁此機會與臺上的嘉賓討論的?
【現場觀眾】:我們國家很多技術和產品需要走向海外,那么在國際貿易中如何規避如美國的“貿易調整援助計劃”中的中國被列為非遵從名單的約束?各位專家有沒有什么好的方法分享?
【優博創盧勇】:我們與北美很多大的設備商運營商在合作,在我們看來,在北美要想把業務做大,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一定要注重專利保護。比如我們在項目初期就申請了專利,這樣在上量了之后可以很完善地保護產品不會受到一些技術瓶頸或者技術壁壘。至于你剛剛說的國際貿易物流方面的這些問題,看其他專家能否回答。
【清遠億源通鄭玉龍】:臺灣廠商實際上也經歷過這樣的事情,遇到這樣的問題,有兩個策略:首先是面對它,提高產品技術創新,提升自身的能力;另外就是轉移,但轉移也要有轉移的能力。這樣的轉移不是今天才發生,這個趨勢一直在,有人成功有人失敗。
【中國聯通唐雄燕】:國際貿易問題確實對我們影響很大,當前時代我們都需要進出口,一方面要認真研究相關法律,另一方面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幾位嘉賓剛剛講到了可能面對的挑戰,那接下來我們聊一聊看到的一些機遇。大家目前都認為5G是一個新的機遇,都說5G要與垂直行業結合,這其中又面臨很多不確定性。你們怎么看5G這個機遇,都在做一些什么準備?
【優博創盧勇】:關于5G,我在想以后中國會不會更多的是5G室外基站與室內BOX的組合?因為目前北美已經出現了這樣的情況。如果是這樣,將對我們傳統產業造成比較大的變革。比如做光纖到戶產品、寬帶產品的,未來的生存壓力會比較大。
【中國聯通唐雄燕】:中國的FTTH覆蓋面已經比較廣,那么5G做固定無線接入還有沒有必要?實際上還是有一定市場的,因為還有一些比較偏遠的地方還沒有覆蓋FTTH,另外還有一個市場就是企業市場。當然至少在今年4G還會是一個主要的投資所在,4G和5G將在很長一段時間并存,5G并不能馬上取代4G。
【新易盛張金雙】:真正推動4G爆發式發展的是智能手機的出現,那么對于5G來講,5G的三大類應用場景是否是這樣的殺手級業務?物聯網、自動駕駛、人工智能、智慧城市,還是要看怎么觸發用戶的需求。新易盛一直在與設備商、運營商進行緊密的交流,希望能更聚焦在滿足用戶需求上。
【41所孫利鋒】:對于5G這一塊,作為儀器儀表廠,我們要把儀器儀表智能化、云數據化,降低運營商對一線操作人員的標準和要求,提高運營商對儀器儀表的使用效率和人員開支。5G到來之后,對測試的需求可能會有一個爆發式的增長,我們已經做好準備。
【清遠億源通鄭玉龍】:面對5G的到來,清遠億源通也在原有的產品基礎上增加了數據中心、5G產品創新的應用,這是必須要做的準備。從整個4G的發展,你會發現是軟硬的結合,所以如何靠互聯網企業,或是所謂的獨角獸企業,從5G的基礎建設的基礎上開發出更多的場景化應用,這是產業發展很重要的基礎。運營商最終肯定不是靠硬體建設來收費,而是靠服務跟內容盈利。
感謝幾位嘉賓的分享,盡管有各種各樣的挑戰,但是大家能看到我們光通信行業還是充滿生機的,也有非常好的前景,大家都在為未來做好準備。
結語:2018年是好是壞都已成為過去,2019年到來,又是新的市場新的格局。展望2019,光通信產業鏈將會迎來豐收之年。這一年,5G前期部署和高速光纖網絡將是運營商的投資重點,光傳輸設備市場將保持低個位數增長,光器件市場長期前景樂觀,光纖光纜需求保持上升態勢。行業之士仍需保持激情,繼續戰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