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CSZ訊 根據近日海外的權威科技雜志發表的報道得知,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團隊已經成功壓法并制造了全世界第一個光子神經形態芯片。該芯片擁有超快的計算能力,并利用光子解決了神經網絡電路速度受限的難題,開辟了光子計算產業的新篇章。
此次普林斯頓的研發團隊成功研制出的光子神經網絡的核心是一種擁有神經元一樣相應特征的光學設備。之所以稱它為神經形態芯片是因為該芯片能有神經元那樣工作速度及效率的工作電路,雖然光子計算相較于現階段的電子計算有更多的帶寬以及更快的處理速度,但其在數據處理系統制造上有較高的成本使其無法廣泛的進入人們的視野。
而這種光學設備的工作原理是系統中的每個節點都使用一定波長的光,這一技術被稱為波分復用。來自各個節點的光會被送入該激光器,而且激光輸出會被反饋回節點,創造出一個擁有非線性特征的反饋電路。對這種硅光子神經網有分析師表示到,硅光子神經網絡可能會成為更龐大的、可擴展信息處理的硅光子系統家族的領先集團。并有機構對此預測硅光子在光通信領域在未來5年里能夠產生10億美元以上的市場規模,而到2035年這個數字則會翻更多翻。
而我國的上市公司光迅科技在國內硅光子芯片領域擁有及其領先的地位,加上此次普林斯頓研發團隊的刺激勢必會激起未來該領域的投注。在今年三季報中,光迅科技實現了10.71億元的營業收入,較去年增長了36.3個百分點;而歸母利潤則實現了0.58億元,預計全年的歸母利潤增幅將在0至30%這個區間里。此前增持的大連藏龍由于投資立場所以對使近期利潤并沒有得到預期內的增速,但在明年大連藏龍的訂單將會成為光迅科技的新業績增長點。
我國自今年起寬帶業務持續升溫出現了一個高景氣的態勢,重點表現在中國移動寬帶業務的推廣速度。從今年年初至第三季度末中國移動的寬帶新增用戶達到了近2000萬戶,而在今年10月份更是超過了中國聯通成為我國寬帶運營商第二的位置。此外中國移動也在今年大量招標光纜,全年招標的光纜更是達到了1.2億芯公里;采購的小光分路器高達2023萬套,大型光分路器則達到了167萬套,以上投入如果按當前價格計算已經超過了百億元,采購量相較于去年的數據增長了3.58倍。
為了趕上中國移動的增速中國聯通與中國電信也在各自的優勢地區加緊步伐,加速了光接入網行業的同時也使消費者有了一個極佳的網絡體驗。而我國重要的光器件供應商光迅科技也受益于行業高景氣,旗下的接入與數據業務在上半年已經實現了57.79%的增速。不僅如此光迅科技還積極布局高端光模塊,旗下的研發團隊將持續對相關項目進行跟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