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C訊 日前,Ciena印度負責人Ryan Perera表示,印度對最新一代光傳輸網絡的需求可能會在2022年和2023年飆升。除了即將推出的5G之外,不斷增長的數據中心生態系統和海底空間活動將導致印度光傳輸領域的指數級增長。
Perera表示:“印度目前只有兩個登陸站,一個在欽奈,另一個在孟買。到2023年初至年中,將在這兩個地點投入使用幾個非常大的網絡。據估計,大約72Tb的新容量將通過這些網絡進入。這些都是前所未有的容量將從東邊和西邊進入。這將導致對光網絡的需求增長。”
而第二個原因是印度不斷增長的數據中心生態系統。 數據本地化需求加上不斷增長的消費導致數據中心網絡不斷增長。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光傳輸市場之一,印度市場吸引了包括Ciena、諾基亞、Tejas Networks、ECI等公司的競相角逐。據悉,微軟宣布計劃在海得拉巴收購土地以建立新的數據中心;此外,Airte的Nxtra計劃到2025年投資500億印度盧比(6.54億美元)來擴展其大型和邊緣數據中心網絡。而谷歌同樣在印度設立有數據中心。
從印度的光傳輸市場表現可以發現,隨著信息全球化的深入,全球各國/地區對光傳輸的需求日益增大。事實上,根據市場研究公司Dell'Oro Group的預測報告,到2026年,全球光傳輸市場預計將增加到180億美元。該公司表示,增長的驅動因素包括不斷增長的全球經濟,政府為了將寬帶覆蓋延伸到農村地區的提供的資金舉措,以及為了滿足客戶對更多帶寬的需求的整體網絡升級。
而我國,目前已是全球最大的光通信市場,也是全球最大的制造基地。 光通信產業鏈完整,從光電芯片、器件、光纖預制棒、光纖光纜到系統設備制造一應俱全。據悉,中國光傳輸設備發貨量占全球的40%、光接入設備占70%、數通設備25%、光纖60+%、光器件約15%。這些數據表明,在我國光傳輸市場同樣具有良好而廣闊的發展空間。當然,我國雖然有全球最大的市場和最完備的產業鏈,但在產品競爭力上還是有巨大的提升空間:如光系統中WSS開關、OXC等關鍵器件還依賴于進口;100G以上的高端相干光模塊由歐美公司主導;25Gbps電芯片基本依賴進口, 相干oDSP高端芯片主要由歐美公司主導;光纖銷售依賴于國內市場等。所以可以說,在具有廣闊的國內光傳輸市場空間的同時,我國光傳輸產業的國際化拓展仍有待進一步的發展。
總的來說,根據Ciena印度及Dell'Oro Group等公司、機構的研判,印度乃至全球的光傳輸市場在未來幾年內會呈現逐步上升的發展態勢,而這也為我國光傳輸市場進一步發展,乃至國際化拓展提供了一定的機遇與發展空間。同樣的,全球光傳輸市場的發展,將為全球范圍內相關的光纖光纜、光器件、設備等廠商帶來可觀的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