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石光通訊咨詢網】生產管理對于制造企業來說是至關重要的,生產管理的好壞直接關系到產出效率、產品品質和制程成本控制,進而影響產品的市場競爭力,那么光通訊行業的生產管理又有哪些不一樣呢?帶著這個疑問,訊石對深圳市易飛揚通信技術有限公司生產管理部門鄧飛經理進行了專訪。
訊石:能否給我們介紹下易飛揚生產管理部門?
鄧經理:易飛揚的生產管理部門很大程度上不同于其他公司的制造部門結構,具有其獨有特色,這個部門在很多公司都被稱為制造部或生產部,而在易飛揚被稱為生產管理部,其包括生產線管理模塊和生產技術支持模塊。所謂生產技術也就是生產中的PE團隊。這種“一家人”的部門結構設計模式強化了PE對于生產線的快速響應、及時支持能力,減少了跨部門溝通協調的成本,提高了問題分析和解決效率,這也是易飛揚能夠在制造模塊能夠憑借效率和品質制勝的法寶之一。
易飛揚的生產管理部門依據公司的有源、無源兩大事業部設計分為有源和無源兩個生產管理部門。有源生產線依照產品形態來劃分,從前到后依次為TO-CAN,OSA和終端模塊,新的40G/100G/AOC生產線已經基本建設完畢。
訊石:目前公司的產能情況如何? 今年來從生產線的角度觀察訂單有哪些變化?
鄧經理:在終端產品這塊我們具備每月大于150kpcs的產能。今年的訂單情況隨著行業的市場波動,前五個月訂單需求較為強勁,六月訂單下降比較明顯,但很塊在七月份又開始回升。相信八九月還會繼續回升,到年底又會如期進入需求旺季。我們渴望市場的穩定持續增長。
訊石:鄧經理結合您的個人背景,有在臺資跨國計算機集團和全球排名第三的美資電子代工集團,以及處于光電行業領先水平的新飛通公司的工作經驗,這些經歷給了您怎樣的財富?
鄧經理:之前所在的公司都是行業領先、具備全球服務規模的中大型公司,在其中服務多年最大的收獲就是清晰而高效的流程管理。而易飛揚跟新飛通在發展階段中又有很多共同之處。新飛通經歷了從國有到私營再到外資企業的過程,這個過程包含了很多變革和創新的演變,這也是我在新飛通所感悟的變革管理的魅力。易飛揚這幾年成長很快,正在同樣經歷著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企業變革過程。在此過程中,流程的再造、完善、創新勢必成為變革的重點。
訊石:您認為生產管理很重要的是什么?現在的產線員工管理是很多企業頭疼的問題,您有什么好的方法嗎?
鄧經理:不單是生產管理,在21世紀,人是最重要的財富,而要管好人,就必須尋找到員工與企業發展的契合點,這樣公司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才能更好地推進國際化和專業化的布局。
現在的生產員工大多數都是80、90后的員工,這個時代的員工雖然具有很多時代蝕刻在他們身上的烙印,但他們都具備一個共同的特點:想實現自己的價值。我們正是要整合企業資源,為他們創設一個展現自我的平臺。我們發現,他們的智慧具有無窮的力量,他們的創新精神是如此的可愛。在員工待遇方面,易飛揚提供高于業界的薪酬,讓員工在CPI快速增長的外部經濟大環境下,也能泰然以對。所有這些工作的效果最直接的反饋就是員工的低離職率,5%以下的離職水平讓易飛揚能夠籠聚最穩定的生產力量。
訊石:那在目前淡季情況下,生產管理中的成本控制就顯得尤為關鍵了,您可否給我們介紹下貴公司的成本策略?
鄧經理:從生產管理角度進行成本控制主要包含三方面:首先是要提高生產效率,易飛揚以戴明理論為依托,對生產效率采用統計管制和PDCA循環上升的方法,實現效率的持續提升;第二就是要提高產品品質,不斷提升直通率,減少返修成本;第三就是減少物料報廢,持續地對產品來料和制程質量進行提升,將報廢率控制在較低的水平。對于成本控制我們采用的是大家所熟悉的二八法則,列出排名前三位影響成本的項目,采用全員參與、項目運作的方式推進改善。
訊石: 從您在光通訊行業做生產管理的經驗,來談談光通訊企業的生產管理有什么特殊性?
鄧經理: 光通訊的生產管理確實有其特殊性,首先光通訊行業面較窄,產品尺寸較小,涉及到光電轉換技術,其工藝操作缺乏流水線作業的推廣性,一般采用的是離散型的生產模式,手工作業較多,需要對瓶頸工序進行重點控制,并建立合理的流水節拍和存量。但總而言之,生產管理的大原則是相通的,都需要關注效率、品質、成本三方面工作,充分掌握人才管理的技巧,發動全員上下齊心,群策群力,自覺自發地進行自主管理和創新。易飛揚生產團隊將秉承公司“全球光網絡器件的革新者”的戰略目標,傾力打造世界級的制造工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