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C訊 GSMA智庫(GSMA Intelligence)近日發布了《全球移動經濟發展報告2023》(以下簡稱《報告》),對全球移動行業關鍵趨勢做出判斷。《報告》指出,到2022年年底,全球移動用戶數超54億;移動技術和服務創造了5.2萬億美元的經濟附加值,貢獻了全球5%的GDP;移動生態系統直接提供了1600萬個工作崗位,間接提供了1200萬個工作崗位。展望更遠的未來,到2030年,5G連接數占總連接數的比重將從2022年的12%提升到54%,而4G連接數的比重將有所下降,從2022年的60%下降到36%;2023年到2030年運營商資本支出預計達1.5萬億美元,其中92%將用于5G發展。
全球移動行業關鍵趨勢
實現5G盈利將是關鍵目標。GSMA統計,截至2023年1月,全球229家運營商已經在87個市場里商用了5G服務。到2023年年底,預計有30個新增市場推出5G服務。隨著5G普及率的增長,5G服務實現盈利的要求也將更加迫切。5G用戶對數字和娛樂類的附加服務興趣增加,使運營商有機會通過自身或是與合作伙伴聯手的方式來拓寬超越連接的新營收空間。
5G也促進了固定無線寬帶業務的應用拓展,至2023年1月,全球大約40%的5G商用部署包含了固定無線寬帶服務。
5G專網發榮滋長。5G的增強功能使得5G專網成為運營商政企服務擴大盈利的關鍵機會。根據GSMA智庫的調研,全球大約一半的運營商認為5G專網服務將在2025年超過他們政企收入的10%,在2025—2030年,隨著終端與設備的普及增長,這個比例將繼續攀升。但是,GSMA智庫的調研也顯示,低于四分之一的企業用戶將運營商列為優先的專網部署伙伴,因此,推動5G專網的大規模發展,運營商需要增加連接之外的附加值,例如安全服務;降低解決方案價格,簡易化并高效化部署流程;以及加強與生態伙伴在例如云和邊緣計算等方面的合作。
可循環經濟模式將是未來移動行業的發展方向。全球經濟,包括ICT產業在內,只有8.6%是可循環的,意味著全年只有不到10%的材料得到了回收或是再利用。在整個電信生態系統中,可持續性已不僅是企業的社會責任,更是企業的戰略核心之一。越來越多的移動行業成員將在生產、服務提供和消費環節盡可能地融入共享、租賃、再利用、修復、翻新和回收等可循環經濟模式。
元宇宙的發展勢頭持續增長。隨著5G、人工智能和可穿戴設備等技術的進步,元宇宙的發展勢頭繼續增長。關鍵利益相關者和生態系統參與者的興趣日益增長,推動了支撐元宇宙發展的重要元素的顯現,其中連接是核心,5G、邊緣計算和網絡切片等技術支持了擴展現實和元宇宙應用的發展。除了網絡和連接之外,元宇宙的發展也獲益于對內容、應用、標準、終端的關注,這些將成為2023年的重點。除了互聯互通,元宇宙還有望為運營商帶來新的收入來源,促進用戶體驗提升和終端銷售,在這一領域,創新與合作的必要性將愈加明顯。
金融科技將為移動行業帶來新機會。金融科技已經改變了金融行業對消費者和企業客戶的服務模式。盡管投資者情緒在2022年大幅下降,但增長的基礎面仍然強勁,尤其受益于高需求、數字化生活方式和有利的監管等方面。金融科技市場的碎片化特質和積極的長期增長前景,提高了包括移動行業在內的其他生態以及傳統金融機構對金融科技的興趣,他們有望通過戰略投資、合作和伙伴關系來抓住金融科技中的機遇。
推動移動行業發展所需的政策和頻譜
在連接已經成為經濟發展最關鍵的賦能動力之一的同時,移動行業也面臨著一個困境——盡管移動連接大力推動了經濟發展,移動行業的自身收入和運營商的投資能力卻在下降,同時還要應對不斷增長的需求。
GSMA認為,對此,政策制定者可以采取行動來重新平衡數字生態,為移動運營商創造更公平的商業環境。例如在歐洲,運營商就呼吁制定相關法規,讓產生較大網絡流量的發起方對網絡基礎設施投資做出相應貢獻。此外,還需設立一個精簡且結構合理的電信稅收制度,這不僅可以讓移動行業得到健康可持續的發展,也能為政府創造合理的收入。這些舉措可以確保運營商有足夠的投資資源,能夠持續完善4G網絡和快速建設規模化的5G網絡,推動未來數十年的數字經濟發展。
為充分發揮5G潛力、服務社會、為經濟增長做出貢獻,政府和監管機構應該設定合理的頻譜價格。不斷擴張的移動網絡也需要更多的頻譜。在今年的WRC-23會議上,移動行業將重點關注并爭取3.5 GHz的中頻段頻譜、600 MHz低頻段頻譜以及6 GHz頻段的中頻頻譜。據GSMA的研究,中頻5G頻譜在2030年將為全球GDP增加6100億美元的貢獻,幾乎占5G整體社會經濟價值的65%。因此,移動產業在WRC-23成功的關鍵衡量因素將是6 GHz是否能成為用于信息通信的頻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