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CSZ訊 國務院日前發布的《“寬帶中國”戰略及實施方案》,對信息通信產業界來說不啻為一聲春雷,尤其是設備制造商,更是喜上眉梢。毫不夸張地說,《“寬帶中國”戰略及實施方案》的出臺,對寬帶設備供應商是一次千載難逢的重大機遇。能否抓住這個重大機遇,為“寬帶中國”戰略目標的全面實現提供強有力的技術和裝備支撐,同時帶動相關產業鏈的繁榮發展,推動技術進步和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同樣也是前所未有的挑戰。在這場高標準的大考中,設備產業界能否交出令人滿意的答卷,社會各界都高度關注。
打造世界級
產業鏈是戰略目標
仔細研讀該《戰略方案》,通篇多處提到關鍵技術研發、產業鏈協調發展、產業支撐能力建設等內容。在第一部分關于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發展目標三方面的論述中,每一個方面都強調了產業鏈問題。而在第三部分“重點任務”中,又專門用一章篇幅系統闡述了促進寬帶產業鏈完善發展的內容。其中包括關鍵技術研發、重大產品產業化、智能終端研制、支撐平臺建設、骨干光傳輸和路由交換設備研制與試點、寬帶接入終端研發和產業化等多個方面。
這些要點清晰地表明,這次出臺的《戰略方案》經過了縝密、統籌考慮。“寬帶中國”戰略目標,不僅要建設一個強大的寬帶網絡基礎設施,而且要形成一條具有世界級水平的寬帶產業鏈。為此,《戰略方案》鮮明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蓋城鄉、服務便捷、高速暢通、技術先進的寬帶網絡基礎設施。同時要全面突破制約寬帶產業發展的高端基礎產業瓶頸,寬帶技術研發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建成結構完善、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寬帶產業鏈,形成一批世界領先的創新型企業”。
做強產業鏈
要靠自主創新
寬帶產業鏈條很長,涉及從骨干網、承載網、接入網到用戶駐地網多個環節,從設備角度看,包括了系統設備、終端設備、芯片、器件、光纖光纜、軟件等。任何一個環節出現短板,都有可能影響整個產業鏈的支撐能力。從目前來看,我國寬帶產業鏈基本形成,但整個鏈條還不夠粗壯,尤其與《戰略方案》提出的要求相比,還有很大的差距。突出的問題在于,整個產業鏈大而不強、核心技術不占優勢、自主創新能力薄弱。
習近平總書記近日多次強調,發展核心技術關鍵要靠自己。新一代寬帶網絡既涉及網絡服務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的能力,也涉及國家和網絡安全可靠,主要支撐技術必須依靠我國自己的力量。因此,要始終堅持創新驅動發展不動搖,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用相結合的創新體系不能丟。在“寬帶中國”戰略目標下,更需要對創新體系進一步強化。20世紀90年代,我國程控交換機國產化發展很成功,出現了以“巨大中華”為代表的國內企業群體突破格局,不僅為我國程控網絡的建設提供了有力的設備支撐,而且帶動了相關產業鏈發展,大大降低了網絡建設成本,為國家電信網絡建設節約了大量資金。程控交換機的成功經驗至今仍然具有重要意義,值得在寬帶網絡建設中加以借鑒。
再來看設備供應商,目前過于追求短期利益、忽視長遠發展的傾向還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廠商熱衷于“賺快錢”、貼牌生產,盡管建設創新型國家早已被確定為國策,經濟轉型升級也必須緊緊依靠創新驅動,但不可否認,在寬帶網絡核心技術上,與世界先進水平相比,我國還存在較大差距。例如核心芯片、器件、光纖預制棒、操作系統等領域,我國產業界的話語權還不多,許多裝備需要進口或合資合作。要支撐寬帶網絡建設,設備企業必須舍得在研發上進行大投入,下大力氣突破制約產業發展的高端核心技術。華為、中興、大唐、烽火等國內企業之所以能夠不斷成長壯大,靠的就是狠抓研發環節,走自主創新的新路子。
完善產業鏈
離不開運營商和政策扶持
寬帶網絡建設需要運營商和設備商緊密配合、相互支持。從設備商來說,研發生產技術先進、質量可靠、網絡急需的各種寬帶設備責無旁貸;從運營商來說,支持和鼓勵設備商開發提供所需裝備也必不可少。近年來,部分電信運營商為節省開支,在寬帶網絡建設工程招標中實行價低者得,逼迫設備商進行惡性價格競爭,甚至出現了價格低于設備成本的奇怪現象。這不僅導致了設備質量低劣風險,而且也挫傷了設備商進行自主研發、技術創新的積極性。在寬帶網絡設備市場上絕不能出現“劣幣驅逐良幣”的不良風氣。寬帶網絡建設要實現預期目標,離不開運營商和設備商的協調有序發展。
完善寬帶產業鏈,政府也責無旁貸。除了營造一個良好的發展環境,鼓勵企業開發核心技術,在財稅政策上給予進一步的扶持和傾斜也是必不可少的。長期以來,政府有關部門在863、973、重大專項、電子發展基金等方面對創新型企業給予了一定程度的支持,但寬帶網絡建設已經上升到國家戰略的新高度,再像過去那樣進行“撒芝麻”式的一般性支持,力度顯然不夠。產業界熱切期盼能夠獲得像“家電下鄉”和“節能補貼”那樣明確、具體、大幅度的政策支持,使得設備商在寬帶網絡上從事核心技術攻關、研發不吃虧,后顧無憂。只有這樣,寬帶產業鏈才有可能具有國際競爭力,并涌現出更多世界級領先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