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C訊 9月4日,第21屆訊石光纖通訊市場暨技術專題研討會(iFOC訊石研討會)在深圳機場凱悅酒店隆重召開。iFOC 2023首日會議開幕,會議規模上再創新高,參會人數獲得新突破,專家講師及論壇嘉賓齊聚,與超300家光通信行業企業及科研院校的參會人員分享最前沿信息及權威見解。
本屆訊石研討會為期兩天,會議從《數據中心光互聯演進》、《光學創新論壇》、《下一代技術發展論壇》、《面向F5.5G的光網絡關鍵技術演進》、《激光雷達對話光通信2.0》、《通信半導體芯片、材料發展》、《算力光網絡與光纖通信技術發展》等七大專題深入探討覆蓋整個光通訊市場的全面內容,層層遞進式分析技術發展趨勢,深度融入熱點話題為行業發展注入新鮮力量。
9月4日上午,主題為《光學創新論壇》的專題會議圓滿落幕,會議匯聚了高校教授和企業代表于一堂,圍繞光學創新的技術研究熱點,探尋光通信發展的新機遇。本次大會,我們很榮幸的邀請到Lumentum產品總監馬廣鵬作為論壇主持嘉賓。
K1
北京大學 教授 王興軍
第一個演講的是北京大學教授、博導、電子學院副院長王興軍。王教授的演講主題是《多功能硅基光電子集成芯片》。他表示,大學研究團隊以大規模硅基光電子集成芯片設計和研發為核心,開發硅基多材料體系兼容的集成工藝,研制自主可控的核心單元器件、集成芯片和功能模塊,并在光通信、微波光子、光傳感及光計算等熱點領域實現機理創新、技術突破和性能跨越:實現了Tb/s硅基片上大容量光通信、跨C-V波段高精度微波光子信號處理、2 mm高精度并行激光雷達成像、30 nm極小粒徑病毒檢測、1.04 TOPS/mm2高算力密度片上光計算等多個重要成果。
K2
山東中芯 董事長 章雅平
山東中芯董事長、總經理章雅平帶來主題為《可協調激光器及其光通信光傳感系列應用》的演講。她介紹了中芯光電各類DBR可調激光芯片及其在光通信與光傳感領域的產業化發展成果。光通信方面:5G前傳 10Gbps、25Gbps XMD BOX 封裝光器件、SFP+可調光模塊、5G+工業互聯網示范應用等。光傳感方面:量產國內首款工業級40nm SSG-DBR 全C可調激芯片。研發成功世界首創C+L波段80nm SSG-DBR 可調激光芯片。研發成功系列光纖光柵解調儀。
K3
電子科技大學 教授 畢磊
電子科技大學教授畢磊發表了《硅基集成磁光材料與器件技術》主題演講。他介紹了磁光材料廣泛應用于光通信、光傳感系統的光隔離器、光環行器、光調制器等,是光電信息系統的核心。然而,目前商用磁光材料與元器件均基于塊狀單晶和分立元件技術,實現其與光電芯片的平面集成是近半個世紀來的難題。同時介紹其團隊近年來在該領域的研究進展。展示了硅基異質集成磁光材料與器件的三個技術突破:第一、硅基集成磁光薄膜在晶圓面積和磁光效應上較單晶材料分別提高1倍和2倍;第二、硅基集成磁光隔離器、環行器在帶寬、尺寸和陣列規模上顯著優于分立器件;第三、硅基集成磁光移相器在速度、尺寸和預計成本上優于競爭技術。最后,畢磊教授展望相關技術在光通信、數據通信、激光雷達和光網絡系統中的應用前景。
K4
VIAVI 大中華區技術支持經理 于洪康
VIAVI大中華區技術支持經理于洪康發表了《打造多維度智慧光網絡管理系統》的主題演講。報告圍繞VIAVI就通信與傳感的具體應用與大家進行探討。他表示,VIAVI智慧光網絡系統是針對光纜網絡數據的綜合分析管理,利用多維數據建立模型,綜合光纜各種性能指標進行分析,把這些測試數據集中入庫管理,全面評估光纜健康度和安全等級。
K5
吉林大學 教授 張大明
吉林大學教授,博導張大明帶來了主題為《三維混合集成光交叉的研究》的主題演講。張教授介紹光子集成芯片與光交叉芯片的研究進展,詳細研究了二氧化硅PLC光交叉陣列芯片、基于聚合物/二氧化硅復合波導平臺的光可變波分復用器以及最新的硅基三維光交叉陣列芯片。最后他表示,開發小型化、集成化、功能穩定、擴展性強的三維混合集成光路芯片已成為信息技術實用化的公認技術途徑。
K6
長飛 基礎研發部經理 張磊
長飛公司基礎研發部經理張磊發表了《淺析下一代通信光纖》的主題演講,他提到光纖是光通信的基礎物理通道,從陸地到海洋,從工業互聯網、大型數據中心到5G 基站,光纖也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更加廣泛的深入人民的生產和生活當中。演講中張經理從不同應用場景的需求發展和光通信技術演進的角度出發,介紹了目前長飛公司最新的通信光纖產品研發情況,尤其是空分復用光纖以及空芯反諧振光纖的最新研究進展以及對通信光纖技術發展的一些觀點看法。
K7
山東大學 教授 胡卉
山東大學教授胡卉帶來了主題為《薄膜鈮酸鋰材料與應用》的演講。胡教授在演講中介紹了薄膜鈮酸鋰材料具有大折射率差,使光波導具有很小的橫截面積和彎曲半徑,從而提高器件集成度,結合鈮酸鋰材料的低光學吸收、高速電光效應以及高效的非線性光學效應等特性,薄膜鈮酸鋰成為了重要的集成光子學平臺材料。人們報道了各種基于薄膜鈮酸鋰的集成光學器件,包括高速電光調制器、微環諧振器、高效非線性光學器件等,在光纖通信、微波光子學、量子光學等領域具有重要應用前景。
K8
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 研究員 楊林
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研究員楊林帶來了主題為《用于數據中心互連的硅光子技術》的演講。他表示,隨著視頻點播、網絡社交等新業務的蓬勃發展,近10年全球數據流量呈爆炸式增長態勢,預計到2025年將達到1.75×1020Byte,年均復合增長率28.7%。光模塊是互聯網的核心部件,直接決定了互聯網的數據傳輸速率。根據LightCounting的報告,2021年全球光模塊市場規模為93億美元;預計到2026年,全球光模塊市場規模將達到177億美元,2021-2026年的年均復合增長率為13.7%。硅光模塊自2016年進入市場,經過數通和電信用戶的試用,逐步取得了信任,市場份額以超過38.9%的年均復合增長率快速增長。本報告將系統介紹硅光子技術在數據中心互連中的應用現狀,包括:光纖通信系統的基本概念、硅光子技術的基本概念、發展歷史和現狀。本報告還將介紹我們在硅光子技術方面所取得的系列研究成果。
以上就是本次《光學創新論壇》的所有內容。演講嘉賓精彩的干貨內容分享,贏得與會嘉賓的熱烈掌聲。
在此讓我們一起期待第二天的《算力光網絡與光纖通信技術發展》主論壇。更多關于訊石研討會動態,歡迎關注訊石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