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昨日從工信部電信研究院相關負責人處獲悉,國家電網首批
電力光纖到戶試點小區在沈陽開工建設。國家電網公司近日在沈陽市召開
電力光纖到戶試點工作座談會的材料披露,沈陽試點小區首批81套住宅接入
電力光纖入戶系統,這標志著國家電網的
電力光纖到戶試點工程建設全面啟動。
國家電網
電力光纖到戶工程主要依靠將光纖隨低壓
電力線鋪設,可實現智能電網功能,并開展電信網、廣播網、互聯網內容傳輸的“三網融合”等業務。此前,北京、無錫、上海等地曾以不同形式進行了
電力光纖入戶試點。
國家電網以
電力光纖入戶工程強力殺入“三網融合”。不過,接近該項工程的人士昨天對本報透露,國家電網的意圖并不完全是“三網融合”,而是今后的物聯網和“感知中國”計劃。
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科技委副主任、中國RFID產業聯盟理事長張琪在上周末的第八屆中國(北京)RFID與物聯網國際高峰論壇上表示,關于物聯網的戰略布局和行動計劃,可以說引起了各國廣泛關注,美國提出了“智慧地球”戰略,中國則提出了“感知中國”計劃,日本、韓國、歐洲各個國家也對物聯網提出了規劃和行動的綱要。
國家電網認為,對于物聯網產業甚至整個信息通信產業的發展而言,電網智能化將產生強大驅動力,并將深刻影響和有力推動其他行業的物聯網應用。智能電網信息通信網的建設,特別是
電力光纖到用戶工程的實施,不僅能夠為物聯網技術的深化應用提供通信網絡保障,也將為電信網、廣播電視網和互聯網的“三網融合”提供有力的支撐。
電力光纖入戶是智能電網的標志性技術之一,湖北
電力公司副總工程師楊勇此前在接受本報采訪時就表示,光纖入戶主要是在400伏的配電網中加一根光纖,現在光纖的成本非常低。如果光纖跟著電纜走,在技術上來說也有好處。
國家電網計劃今年將在全國14~18個省份進行推廣,要求各地的新建小區全部實現
光纖到戶。而這項工程的核心內容是,采用光纖復合低壓電纜配合EPON(基于以太網方式的無源光網絡)技術實現光纖入戶,承載信息內網的居民用戶用電信息采集業務。而該系統采用的EPON技術構建
電力高速數據網絡平臺,可提供數據、語音、視頻等業務的融合。
“考慮到系統的安全性,在具體實施時,可能要進行信息內外網的隔離,系統中分別設置了內外網傳輸EPON設備。”一位研究
電力物聯網的專家在接受本報采訪時表示,“這樣的話,用電信息采集通過內網進行,多網融合業務及與電網互動的智能家庭通過外網進行。”
如此一來,傳感在光纖入戶上便顯得尤為重要。 “一些城市將開建智能電網的傳感網應用示范工程;基于傳感網技術的防入侵系統也將在一些機場和世博園區開建。” 傳感網國家標準工作組副秘書長邢濤此前亦表示。邢濤還稱,2010年中國物聯網、傳感網應用將以示范驗證為主,主要集中在智能交通、智能電網、公共安全、環保等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