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石光通訊咨詢網】7月25日,訊石為了解會員企業發展情況,交流市場資訊信息,拜訪了鶴壁騰天光通信技術有限公司的副總經理王文斌、北方區域總監孫林威、銷售副總朱贊飛。
訊石:王總您好,首先感謝您接受我們的專訪,近期貴公司在鶴壁增設生產基地引起了廣泛的關注,深圳的生產線將會裁掉嗎?您能為我們談一下目前進展的情況嗎?
王總:深圳騰天的生產正在進行轉型絕非消失。從生產上來看,由于沿海的人力資源成本迅速增加,而產品的價格卻不升反降,這就促使企業必須在產業布局上進行調整。但是生產線轉移也要遵循生產規律,要一步一步推進,由深圳平穩過渡到鶴壁。當前已經外移的是生產線,主要是生產工藝相對成熟的光纖連接器生產線。深圳騰天以后將在生產自動化投入大力研發、開發新產品、海內外銷售和銷售支持等核心部門不會受生產轉移的影響,將繼續在公司保持原有的作用。這種轉型符合騰天未來發展的思路,也是沿海生產型企業必經之路。
訊石:企業內遷會遇到投資環境、物流、人才配置等問題,請問公司有遇到這方面的困難嗎?
王總:由于深圳高速發展了30多年,在政府配套、硬件、軟件及物流等方面都比較成熟。內地近年來基礎設施建設也突飛猛進,鶴壁地處中原城市群腹地,交通便利,通訊發達,區位優勢明顯。國家南北交通大動脈京廣鐵路、京港澳高速公路、京廣107國道、以及在建的時速350公里京港高鐵高速客運專線、縱貫南北,且人力成本約為深圳的一半。鶴壁市政府在方方面面給予了很大便捷和支持!
訊石:請問孫總,企業轉移對銷售有何影響 ,有何經驗可以分享?
孫總:在轉移前公司就考慮到了轉移對企業銷售系統的影響,并采取了應對措施,一是區域互補,二是產品互補,三是成本優勢。內遷后,北方區域市場將劃入鶴壁騰天公司。鶴壁側重于量大、需要高效率生產的產品,深圳則以高附加值的產品為主,內地和深圳形成互補,可以有效占有市場,這個我們是非常看好的。內遷后原來的電荒、錢荒、用工荒等不利因素將成為企業新的有利因素。
我個人認為跟著政策走不會吃大虧,制造業轉移到別的地方,大多是受到勞動力短缺的制約。大多數企業遷到去到外地發展,都是步步為營深思熟慮地計算過的。不能跟國家政策方向背道而馳,而必須跟著國家宏觀產業調整方向前行。鶴壁騰天的發展空間我本人非常看好。
訊石:朱總,現在很多中小企業都是產銷兩旺,利潤趨零 ,你認為內遷是每個企業的必經之路嗎?
朱總:珠三角很多企業一直以來都是以外來加工為主,現在受制于人力、電力、環保、稅收等因素的影響,而且很多核心技術也不在自己手上;所以會出現產銷兩旺,利潤趨零這個現象。
與大企業比較,中小企業更應該利用中國廣闊的地域差別,實現自己跨越發展,用地域差別換取時間,搞好技術開發,提升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或者以內地為生產基地,深圳為研發基地,區域來互補。內地很多地方為了發展,有很多的優惠政策吸引沿海企業落戶,內遷是一個很大的課題,不是一遷了之,每個企業應該視自己的情況做出戰略規劃,如果企業不能整合財力、物力,或者到內地水土不服,呆在沿海,還可以茍延殘喘,說不定一遷就死,所以內遷給每個企業都出了不小的難題。鶴壁擁有最好的投資環境,政通人和,百業必然興旺。騰天光通信在鶴壁的發展空間不可限量,在可以看到的時間內,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和經營業績,一定能交出一份讓人滿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