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csz訊 日前,從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獲悉:國內42家虛擬運營商經過試點期三年半的發展,目前累計用戶總數已經突破5000萬。
據悉,目前國內已經有三分之一以上虛擬運營商用戶數超過百萬規模。這其中,排名首位的仍為蝸牛移動,其用戶規模超過1000萬,同時也是國內唯一一家用戶數破千萬的虛擬運營商。蝸牛移動之后,迪信通與遠特通信緊隨其后,此三甲用戶總和也占據了國內用戶總規模的半壁江山。
另外,用戶數超過百萬的還有愛施德、天音移動、分享通信、話機世界、海航通信、樂語通信、國美極信、朗瑪移動、中興視通、小米移動、長城移動、中麥通信、星美通信。以上,需要特別指出的企業有兩家,分別為中麥通信與星美通信,兩家企業在最近一年內用戶數均呈現飛速增長之勢,在整體移動轉售行業大環境不甚理想的前提下,能做到如此局面,實屬不易。
而在用戶規模低于百萬的虛擬運營商企業當中,藍貓移動、民生通訊、三五智聯三家企業發展勢頭迅猛,盡管放號時間遠遠晚于絕大多數虛擬運營商,但以上三家企業經過短短數月耕耘,用戶數均達到了數十萬量級,發展前景亦被一致看好。
據統計,2015年8月,國內虛擬運營商用戶總數突破1000萬;2016年1月,國內虛擬運營商用戶總數突破2000萬;2016年6月,國內虛擬運營商用戶總數突破3000萬;2016年11月,國內虛擬運營商用戶總數突破4000萬;2017年6月,國內虛擬運營商用戶總數突破5000萬。
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國內虛擬運營商發展首個1000用戶耗時近16個月,發展第二個1000萬用戶僅耗時5個月,發展第三個1000萬用戶同樣耗時5個月,發展第四個1000萬再次耗時5個月,發展第五個1000萬耗時7個月。
從以上時間維度來看,早期的一年半時間,虛擬運營商尚處在摸索、觀望階段,用戶數緩慢增長。而到了2015年下半年,出于彼時對正式牌照的爭取,絕大多數企業開通了業務并大量放號,虛擬運營商也迎來了短暫、難得、野蠻、混亂的快速發展期,不僅群雄逐鹿電信市場,而且推出的產品深受消費者歡迎,最為經典的便為流量不清零。
而后,虛擬運營商相繼陷入實名制、退出機制兩大風波之中,由此也直接導致了其發展第五個1000萬用戶耗時增長。不過,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在新興的移動轉售行業,一定程度上的波動、曲折、整頓、停滯亦是其走向成熟的必經之路。看似一波三折,其實距離修成正果早已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