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C訊 一份最新發布的行業報告顯示,在歐洲委員會推動構建世界級移動網絡基礎設施的戰略背景下,歐洲在5G獨立組網(SA)技術的部署與商業化進程中正面臨嚴峻挑戰。由國際權威研究機構Omdia與網絡測速平臺Ookla聯合編制的《5G獨立組網全球競爭力評估》(A Global Evaluation of Europe’s Digital Competitiveness in 5G Standalone)指出,歐洲不僅大幅落后于中美等主要經濟體,其內部成員國間的發展失衡現象也日益凸顯。
報告通過分析2024年第四季度全球網絡數據發現,中國以80%的5G SA網絡覆蓋率穩居全球首位,印度(52%)和美國(24%)緊隨其后,而歐洲整體覆蓋率僅為2%,在主要經濟體中墊底。在關鍵性能指標方面,歐洲用戶5G SA網絡下載速度中位數221.17Mbps,顯著低于美洲的384.42Mbps,也落后于亞太發達經濟體(237.04Mbps)和新興市場(259.73Mbps)。(注:此處的5G SA網絡覆蓋率指5G SA在5G總樣本中所占的比例,如下圖所示)
"頻譜策略的單一性和運營商投資意愿不足是歐洲落后的主因。"報告首席分析師指出,相比其他地區采用多頻段協同部署策略,歐洲過度依賴3.5GHz中頻段,且在5G核心網建設方面進展遲緩。值得關注的是,德國、英國、西班牙等四家運營商共存的市場表現突出,這些國家通過稅收激勵政策和覆蓋義務要求,成功推動多運營商協同部署。希臘以547.52Mbps的下載速度領跑歐洲,西班牙和奧地利則依托700MHz頻段在農村覆蓋方面取得突破。
技術優勢與實際效益的鴻溝
研究顯示,5G SA技術帶來的性能提升已初步顯現。歐洲5G SA網絡時延較非獨立組網(NSA)降低近20%,下載速度提升57%。中國市場的提升幅度更為顯著,時延和下載速度分別優化20%和84%。不過報告警示,歐洲在MIMO多天線技術、載波聚合等增強型功能的應用仍處于起步階段,設備生態系統的成熟度遠不及美國等先行市場。
商業模式的創新突圍
面對投資回報壓力,全球領先運營商正通過5G核心網重構開拓新盈利渠道。美國運營商著力開發企業級網絡切片服務,日本推出分級速率套餐,韓國則試水云游戲等創新應用。歐洲市場雖有個別突破案例——如英國EE推出電競專屬套餐、德國電信開發工業物聯網解決方案、芬蘭Elisa實施動態計費系統——但整體仍以傳統流量套餐為主,企業垂直領域滲透率不足15%。
"歐洲需要政策與市場的雙重驅動。"報告建議,監管機構應優化頻譜分配機制,建立跨行業技術標準,同時鼓勵運營商開發基于網絡切片的質量分級服務。隨著6G研發周期的臨近,如何把握5G SA技術窗口期,將成為決定歐洲數字經濟競爭力的關鍵戰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