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国产精品,亚洲第一综合天堂另类专,先锋日本黄色三级片,夜福利欧洲一区

用戶名: 密碼: 驗證碼:

觀察:低碳通信改寫網絡通信

摘要:運營商通過長時期對節能技術的考察后,在今年開始大規模全網應用節能等,而廠商對于節能的研發投入也不斷加大,綠色通信產業鏈正在形成。
       運營商通過長時期對節能技術的考察后,在今年開始大規模全網應用節能等,而廠商對于節能的研發投入也不斷加大,綠色通信產業鏈正在形成。 

       盡管運營商還是處于“不差錢”的狀態,但是電信業年盈利增長僅5%的趨勢,運營商也準備精打細算過日子,同時在國家節能減排強制性的壓力下,運營商對節能減排工作的投入在2009年不斷加大。

  2007年開始,運營商就開始準備節能減排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那時50%的節能產品鋪天蓋地,但是隨著大而化之的管理手段已經不能夠給節能工作帶來更多進展的情況下,運營商又從精細化運營入手,主要表現形式是各種定制化節能產品的出現,運維人員更加關注機房內的熱點問題,針對電池的保溫箱的應用、一體化機房等。與此同時,新能源在基站試點的應用也明顯增多。

  運營商進一步加大節能投入

  2009年6月,中國移動聯合海爾、海信、美的、大金等8家空調廠商,進行定制化節能空調的試用工作。隨后,中國移動作為首家企業,與工業和信息化部簽訂《節能自愿協議》,承諾以2008年能源消耗為基準,到2012年年底實現單位業務量耗電下降20%的目標。以2008年能效水平為基礎,協議期內中國移動累計可節電118億度。

  而就在近日,中國移動經過4年多的大規模建設,已成功完成世界屋脊上的“綠色行動”。在平均海拔高達4000米的西藏、青海等地區,中國移動利用豐富的太陽能和風能為1000多個通信基站供電,相比同規格的燃煤發電廠,可節約標準煤4400噸,相應減排二氧化硫92.8噸,減排二氧化碳14504噸,減排煙塵1080噸。

  中國聯通則在做好自己節能減排的同時,更希望借助行業對節能減排的需求,設計出“內蒙古自治區重點污染源自動監控項目”,在自治區12個盟市的絕大多數旗縣設置了超過500個視頻監控實施點,覆蓋了電廠、污水處理廠、熱力公司、制藥、鋼鐵等236家重點污染監控企業。初步達到環保工作從事后查處、被動查處、集中查處,逐步轉變為事前監管、主動監管、經常性監管,有效幫助企業節能增效,促進環境改善。

  中國電信則一如既往地將IDC節能作為工作重點。中國電信堅持從規劃、設計等源頭抓起,嚴格制定綠色IDC機房建設標準規范,廣泛采取國際、國內先進的設計理念和設計技術,優化機房平面布局和氣流組織,積極試點推廣水冷空調、新風系統等節能技術手段,大幅降低機房能耗。而全業務運營后,對基站節能技術的的關注也在不斷加大。在全國范圍內推廣“綠色基站”,節省40%的耗電量,并積極開展了智能通風換熱、空調添加劑等一系列基站節能技術的試點和應用工作。 

       配套節能仍是主角

  在運營商加大對節能投資的同時,正是看到這種巨大的市場前景,很多廠商紛紛轉向空調和通風節能產品的研發,如中程節能技術,以整合樓宇自動化建設為主營業務,由于看好未來3G發展而利用自己在暖風上的技術優勢,開發基站的節能產品DCS全天候智能型分布式移動基站冷卻系統,節能效率在30%左右。

  美的空調也借助節能的大潮,轉向工用空調的研發,其研發的節能空調在中國移動基站空調試點工程中取得節能35%的成績。

  諾基亞西門子也不斷推出配套節能產品,如其現在主要推崇的電池保溫箱產品、高效直流精密空調、一體化機房、內外封閉式熱交換系統和配套設備的集中管理監控系統等。

  華為的子公司安捷信,在海外發展看好的境況下,借助節能的風潮,轉回國內市場。安捷信主要生產機房、機架、周轉架、電源、天線等所有基站配套產品,由于國際運營商很早開始關注基站節能應用,所以安捷信的節能產品已經有了很多的應用實際案例和成效,尤其是其移動一體化機房,獲得很好的贊譽。

  3G牌照的發放,全業務運營在即,運營商之間的競爭不斷激化,今年各種價格已經在各地紛紛開戰,已經成為爭奪用戶的必要手段。盡管運營商意識到價格戰不是長久之計,但短期內運營商的利潤卻不斷下滑,長時間內運營商需要“勒緊褲腰帶”,因此在2009年運營商在節能減排上的態度更加積極,而廠商的研發投入也更大,由此可見,一條綠色通信經濟鏈正在形成。

內容來自:通信產業網
本文地址:http://www.welmoon.com//Site/CN/News/2009/12/28/20091228013142546875.htm 轉載請保留文章出處
關鍵字: 觀察 低碳通信 寫網絡通信
文章標題:觀察:低碳通信改寫網絡通信
【加入收藏夾】  【推薦給好友】 
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訊石光通訊咨詢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光通訊咨詢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我們誠邀媒體同行合作! 聯系方式:訊石光通訊咨詢網新聞中心 電話:0755-82960080-188   debison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