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接入網產品線副總裁 李和順
光銅協同,SingleFAN構建彈性建網模式
“雖然長期來看,接入網的未來肯定是光纖接入,以此提供大帶寬、長距離接入能力,但全球不同國家、不同區域由于經濟發展程度不同、業務需求也不盡相同,因此諸多運營商在部署FTTx網絡時有著不同的關注點,但最核心的就是建網及運維成本和業務快速上市時間”,華為接入網營銷支部部長李和順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給出了這一觀點。那么,從建網及投資效率出發,運營商現有的接入銅線資源和面向未來的光纖接入建設如何取舍呢?
從全球范圍來看,FTTx的發展進程是不均衡的。雖然FTTH已經在發達國家陸續進入了規模部署階段,但仍有許多地區利用銅線持續挖潛來提供寬帶接入服務。即使在未來的超寬帶時代,銅線與光纖也可以長期共存。
事實上,運營商選擇重用銅線資源,是經歷了一個探索、回歸過程的。幾年前,歐洲很多運營商均提出了FTTH戰略。但在小規模部署、研究對比之后,卻發現FTTH部署成本很高,包括設備成本、施工成本、運維成本,并且入戶問題解決起來也很麻煩,嚴重影響了FTTH發展上量進程。回過頭來,他們又開始考慮FTTC/B方式,重用最后幾百米末端接入銅線資源,解決入戶難題。“從歐洲和全球來看,銅線會長期存在。例如目前正在研究、標準化的G.Fast接入技術,就瞄準100米~200米的覆蓋范圍內,利用銅線為每用戶提供500M到1G的帶寬,這個結果并不比基于全光接入的FTTH遜色”,李和順指出。
在FTTx建設模式選擇階段,如何選擇高效的建網模式,在帶寬需求跟成本之間取得平衡,這是運營商投資決策的關鍵點之一。光纖到戶是最終模式,但是需要龐大的投資。當面對如何在老樓上部署光纖,如何解決最后一百米入戶難的問題,如何保護價值不菲的既有銅線資源投資等一系列問題時,重用銅線資源的混合建網模式,不失為一個有效的途徑,而FTTDp正在歐洲受到熱捧。在新建區域可以采用FTTH模式,在改造區域則可以采用FTTC/B以及FTTDp模式,傳統網絡改進可以采用CO以及FTTC/B模式。事實上,銅線具備支持未來的100M接入,乃至1G接入的能力,“接入銅線的生命周期其實是可以很長的”。
構筑一個光銅協同、統一接入的超寬帶網絡,具備面向未來不斷涌現的新技術平滑演進能力,這是運營商投資能夠得到保護的必要條件。例如,就華為的SingleFAN解決方案而言,在向未來演進過程中網管、ODN、OLT等都不需要更換,從而能夠幫助運營商構建起一張彈性的、面向未來的全業務、超寬帶接入網絡。
應對建網挑戰 iODN化解最大難點
對FTTx網絡建設而言,站點和ODN部署是最大的挑戰。“傳統意義上的光纖無源分配網均為啞資源,需要很多的人力投入進行部署及管理,不僅耗時費力,并且錯誤率高,通常很多運營商30%以上的現網光纖資源由于信息記錄不全或者錯誤導致資產沉淀下來而無法使用的”,李和順指出。在ODN網絡中引入智能,“將無源網絡變成智能半有源網絡”,上述難題就會迎刃而解。
“通過在光纖連接頭上增加電子標簽,光纖的連接關系就可以準確識別,加上現場的便攜部署工具指引跳纖,傳統上完全無源的ODN網絡,就變得智能起來;再配合ODN資源管理系統對網絡資源自動生成拓撲連接關系管理,網絡就會搖身一變為端到端的可視網絡。”,李和順指出。而網絡一旦可視,那么現網資源的狀態監控、全網拓撲的自動收集及資源調度、準確的地理位置信息獲取等功能就可以輕而易舉的實現。首先,華為的iODN解決方案配備了現場施工輔助工具及端口指示燈功能,能給予施工人員直觀的施工指導,而施工數據的自動記錄及校驗、上傳功能,能使運營商及時、準確地掌握整體的光纖網絡情況。其次,ODN網管可根據現網的閑置光纖資源信息進行自動的光纖路由工單調度,極大地縮短了業務開通及故障修復時的光纖查找及跳接時間,降低返工率,從而幫助運營商實現“現場操作零返工、業務通
零等待、光纖資源零浪費”的商業價值。
圖片說明:iODN可直觀指示待施工端口,因而可以極大地簡化現場施工
華為iODN解決方案的創新,一經發布就吸引了業界的高度關注。據李和順介紹,華為所提交的iODN標準文稿已經被國際標準組織ITU-T采納,預計明年完成標準化工作并正式發布。去年iODN解決方案和樣機正式發布后,國內外運營商對此也表現出了很大的興趣。2011年2月,安徽電信開通了全球第一個iODN試驗局,隨后的試驗局數量迅速增多。截至目前,全國共有超過17個省30多個項目采用了iODN解決方案,華為iODN累計發貨量也達到了15萬個端口。“對于現網已經部署ODN網絡,我們也有一系列實現重用的方案,例如重用ODN機架和跳纖,通過改造,使其具備iODN特性”,李和順介紹說。雖然傳統的ODN能夠改造,但考慮到對現有業務的影響以及工程施工的成本,華為建議越早引入iODN越好。
事實上,華為的技術創新,并不僅僅體現在iODN上。2011年8月,華為推出了業界首個節點級的vectoring樣機,Vectoring是一種降低線路串擾,大幅提升帶寬性能的增強型DSL新技術,華為節點級Vectoring解決方案使得運營商在獲得帶寬提升的同時,可按業務發展規劃分步建設、按需投資、節省CAPEX,還可以統一設備類型、降低OPEX,充分降低TCO。華為的節點級Vectoring樣機9月底在巴黎歐洲寬帶論壇正式展示中獲得了與會運營商及標準組織專家們的高度贊同,熱評如潮。同時,華為在9月的北京通信展上發布并展示了業界首款40GPON的樣機。
持續提升接入網效率 SingleOSS簡化運維
光接入網是否能夠保持高的效率,網絡建成之后的運維是一個重要環節。當前,FTTX運維面臨的挑戰主要存在于三個方面:其一,全場景、多終端、多業務、多接入技術并存,導致快速業務發放有困難;其二,末端銅線和光纖故障檢測困難,網絡故障定位效率低;其三,ODN無源網絡難以管理。此外,對于中國市場,EPON和GPON并存的局面,也對后續運維效率提出了挑戰。
基于U2000設備網管、iODN網管以及線路診斷測試系統N2510,華為推出了SingleOSS運維解決方案。其中,通過采用SingleOSS提供的端到的快速業務發放,運營商可以節省50%的業務發放時間。同時故障快速定位,是網絡運維的重要環節。華為的SingleOSS系統,不僅可以完成一鍵式故障定位,而且還能夠完成網絡的評估和優化,從而通過主動維護,減少潛在的故障。事實上,準確的故障定位,對于運維效率的提升,有著非常明顯的作用。
中國光接入市場的特殊性,在于EPON和GPON的并存。顯然,解決好兩者融合的問題,對于網絡運維效率的提升有著重要意義。李和順認為可以從三個方面入手:第一,從局端設備層面,實現OLT靈活混插EPON和GPON的板卡;在未來演進上,構筑面向未來新技術的無縫演進能力;第二,華為推出了GPON、EPON雙模終端,從而有助于減少客戶庫存成本、降低上門開通業務難度;第三,網管以及業務分發流程要兼容不同的制式。例如,可以把GPON與EPON技術及配置參數的差異性,通過SingleOSS封裝起來,從而統一并簡化業務開通。
* * *
持續的技術創新、貼近客戶,成就了華為今天在光接入市場的領導者地位。從市場份額來看,華為延續多年的PON和DSL市場“雙料冠軍”。從iODN到節點級vectoring樣機、40GPON,從光銅協同到SingleOSS,一系列的創新令運營商確保了光接入網的投資、部署、運維都能夠高效完成。我們相信,在未來的超寬帶接入世界里,華為都將是不可或缺的市場參與者,將持續發揮舉足輕重的行業主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