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通鼎光電對公司未來發展的展望。
1、公司所處的行業發展趨勢及公司面臨的市場競爭格局
進入2012年,寬帶成為業界關注的最大熱點。工信部苗圩部長早在去年年底就提出推動實施“寬帶中國”戰略,爭取到2015年,城市家庭帶寬達到20M,農村家庭達到4M。我國
寬帶網絡建設力度的進一步加大,無疑會拉動與寬帶建設相關的產品和解決方案需求的增長。
人們普遍認為,作為
寬帶網絡建設的基礎,我國的
光纖產業將在“寬帶中國”發展戰略中迎來大發展的良機。然而,當人們真正將目光投向我國的
光纖光纜產業時,卻發現情形不容樂觀。雖然我國擁有著全球規模最大的
光纖光纜產業規模,但受多種因素影響,大而不強的局面長期未能得到根本改變。就目前的市場形勢來看,隨著寬帶建設的全面升溫,2012年,
光纖供應短缺將成定局。
從需求方面看,近年來,在我國信息通信網絡持續的大規模建設,特別是3G網絡建設的帶動下,
光纖銷量已突破1億芯公里,成為全球最大的
光纖消費市場。市場分析人士預計,2012年,在3G建設對
光纖需求相對穩定的背景下,寬帶建設對
光纖的需求將毫無懸念地大幅度增加,從而帶動
光纖市場出現爆發性增長。
在寬帶建設領域,雖然“寬帶中國”戰略的具體落實可能還需要一定的時間,但運營企業早已開始加大
寬帶網絡建設的力度。中國電信的“光進銅退”以及“光網城市”戰略正在加緊實施;中國聯通的
光纖網絡建設力度也在加強,寬帶提速試點范圍擴大;而中國移動近年來一直在加強基礎網絡建設的力度,是國內最大的
光纖采購商,其下屬的鐵通公司的寬帶接入業務也在不斷推進。這無疑將進一步促進市場對
光纖需求的增長。此外,工信部已經將建光網、提速度、廣普及作為2012年工作的重點目標,重點實施寬帶上網提速工程,落實推動中國寬帶基礎設施水平和應用水平的提升。更為重要的是,許多地方政府已經開始制定相關的寬帶提速目標并承諾給予政策等多方面的支持。這一切將有效加快各地
光纖寬帶網絡建設的速度,擴大
光纖寬帶網絡建設的規模,直接帶動
光纖網絡的發展,拉動
光纖市場的增長。
在移動寬帶領域,隨著移動互聯網業務的開展,移動數據量增長迅猛,運營商也將進一步擴大網絡建設,包括3G以及WLAN等網絡建設的規模,以適應業務量迅猛增長的需求。目前,中國移動已經率先開始進行WLAN設備的招標工作,相關工程的建設實施,也將拉動
光纖需求增長。此外,各運營商與地方政府簽署的無線城市建設協議對
光纖需求增長同樣是一個有力的促進因素。另外,行業專網市場以及三網融合市場對
光纖的需求也不應忽視。隨著我國信息化建設的日益深入以及三網融合的逐步推進,相關專業網絡的建設規模也在不斷擴展,對
光纖的需求穩步增長。
綜合以上因素,市場專家預計,2012年,
光纖需求將出現新一輪的爆發性增長,并將隨著“寬帶中國”戰略的實施而持續相當長的一個時期。有關市場專家認為,加上電力等相關行業對
光纖的需求,2012年,我國市場對
光纖的總需求會接近1.5億芯公里,將毫無懸念地創出歷史的新高。那么,我國
光纖光纜產業的整體供應能力如何呢?應該看到,我國的
光纖生產能力近年來增長迅猛。相關企業都看好我國
光纖光纜市場未來的發展前景,相關廠家也不斷擴大生產能力。2008年,國內
光纖產能突破7,000萬芯公里,2009年突破9,000萬芯公里,2010年突破1億芯公里。從市場供應情況看,2009年,在我國3G網絡建設爆發性增長的帶動下,
光纖供應出現緊缺,我國
光纖企業相繼擴產;剛剛過去的2011年,受日本地震等諸多因素影響,
光纖預制棒供應緊張,
光纖供應缺口在500萬芯公里左右。到2012年年初,我國
光纖生產企業新一輪擴產完成,目前產能突破1.2億芯公里,創歷史最高紀錄。從我國
光纖光纜產業的特點看,由于技術門檻較低,光纜產能明顯過剩,雖然
光纖產能擴展迅速,但仍受到
光纖預制棒產能的限制。目前,我國
光纖生產所需的
光纖預制棒,將近50%依賴進口,這也成為制約我國
光纖生產能力進一步提高的短板。2012年,我國
光纖產能還會有所增長,一些光纜企業開始大規模投資進入
光纖生產領域,一些
光纖企業也進一步擴大了
光纖預制棒的生產能力,但是,這些新的生產能力進入市場還需要有一個過程,特別是
光纖預制棒生產能力的增長會受到成本、工藝成熟性等多種因素的制約,不可能在短期內迅速提升。業內人士估計,我國
光纖預制棒近50%依賴進口的局面短期內將不會有根本性的改變。因此,我國2012年的
光纖產能樂觀估計將會在1.3億芯公里左右,與市場需求相比,有1,500萬芯公里到2,000萬芯公里的缺口,形勢不容樂觀。目前,市場上已經出現
光纖短缺的跡象,
光纖的市場價格也出現明顯回升。對此,盡管相關
光纖企業紛紛表示,將做好充分準備,全力擴大生產,滿足市場需求,支持寬帶建設發展,但市場專家預計,在需求大爆發的背景下,在2012年,
光纖光纜市場中,
光纖短缺將成為定局。
2、公司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1)在國內外光通信市場持續高速發展的大趨勢下,
通鼎光電已經啟動的光棒項目、光纜產能擴建項目將大大提升公司在行業、市場中綜合競爭能力,從而保證公司在十二五期間持續穩定發展。
同時公司將調動綜合資源,充分利用市場優勢及綜合競爭能力,及時進行產品結構調整,延長價值鏈,增加利潤增長點,提升企業可持續發展能力,向成為國內外知名的綜合線纜制造商的戰略發展目標努力。
(2)綜合宏觀經濟形勢和行業形勢分析,可以預期的是,2012年國內宏觀經濟將延續調整的基調,并且可以判斷,未來數年的宏觀經濟將步入調整周期,經濟增長速度將趨緩,溫和的通脹將一路伴隨,很可能會經歷數年類似“滯漲”的艱難歲月;2012年行業競爭將延續雖然供不應求但價格依然下行的悖論行情,各大企業占據市場份額的欲望依然高過創造利潤的欲望,行業企業正處在一個市場充分競爭的正常過程中,理性的回歸還需時日。有鑒于此,我們最重要的事情應該就是先把自己的身體鍛煉好,增強自身的抵抗力、耐久力和競爭力,力爭在這場馬拉松式的賽跑中脫穎而出,最終贏得勝利。
3、公司2012年度經營計劃
(1)進一步強化質量意識,持續提升產品質量保證能力
2012年1月11日,溫家寶總理召開國務院常務工作會議,專題部署質量工作,明確要求各級政府技術質量監督系統進一步加大對各類產品的質量監管力度,一場全國范圍內的質量提升活動即將展開。我們一定要順應大勢,響應國家號召,進一步強化質量意識,全面部署落實行之有效的質量保證舉措,持續提升各類產品質量保證能力,確保產品質量。
(2)傾力打造國內一流的光電纜生產基地,進一步提高光電纜產品制造能力
公司目前的在建項目建成達產后,
通鼎光電將當之無愧地成為國內光電纜業界主業特色鮮明的一流企業,八都生產基地將成為國內一流的光電纜生產基地。
(3)全面啟動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建設,不斷增強公司技術創新能力
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建設是2012年技術創新工作的重頭戲,全面啟動技術中心建設,不斷增強公司技術創新能力,是公司2012年技術條線的主要工作。
(4)重視推進內控體系建設,切實增強風險管控能力
風險管控是上市公司的必修課,內控體系建設是公司風險管控的重要內容,2012年,公司計劃全面按照財政部、證監會等五部委制定的內控體系標準開展建設工作,進一步加強風險管控,切實保障全體股東的權益,為公司持續健康發展保駕護航。
(5)繼續拓展供應渠道,確保供應鏈安全可靠
隨著公司產業規模的迅速壯大,各種原輔材料的用量急劇增長,對大宗重要原材料的品質要求更加嚴格,原有的供應渠道以及采購理念面臨極大挑戰。大企業運營中供應鏈的安全可靠至關重要,盡快打造一條安全可靠供應鏈的任務已經嚴肅地擺在我們面前。
(6)繼續推進ERP項目建設,著力推進公司信息化建設水平
企業的信息化水平在很大程度上體現了企業的管控能力和管控效率,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企業的現代化管理水平。2012年,公司將進一步加大信息化建設力度,進一步完善OA系統、視頻監控系統、一卡通系統,繼續按計劃推進ERP項目建設,努力打造快捷高效的信息化管控平臺,為公司進一步轉型升級科學發展創造良好條件。
(7)繼續改善資源配置效率,不斷補強薄弱環節
近幾年來,公司的快速發展成效顯著,但資源配置基本集中在生產一線,疏忽了對一些必要的輔助領域的資源配置,內部管控出現了一些薄弱環節,有必要進行及時補強。2012年,要進一步加強倉儲管理、內部公共環境管理等工作,尤其是原材料倉庫管理,廠區道路、停車位、指示牌、宣傳欄、以及辦公區域與生產區域的有效隔離等,需要規范管理和整改提升。
(8)繼續深化隊伍和文化建設,不斷夯實持續健康發展基礎
2012年,公司將繼續加強干部員工隊伍建設,繼續梳理、理順薪酬福利體系,繼續豐富員工業余文體生活,繼續深化企業文化建設,繼續倡導以人為本的價值理念,努力創造心氣順、干勁足的和諧工作生活環境,不斷增強干部員工的凝聚力和歸屬感,不斷夯實公司持續健康發展的基礎。
4、公司面臨的風險因素
(1)客戶集中的風險
近年來,隨著本公司技術水平不斷提高、品牌影響力持續擴大,公司業務呈快速增長勢頭,但公司產品的銷售對象主要集中在移動、電信、聯通、廣電等運營商。客戶相對比較集中。
為此公司將通過優質的產品和良好的服務,進一步鞏固和拓展現有市場,與主要客戶建立長期的戰略伙伴關系;另外,公司近幾年正逐步擴大銷售團隊,在擴大國內市場的基礎上大力拓展國際市場。
(2)原材料價格波動帶來的風險
原材料價格波動帶來的風險和壓力是公司生產經營中需要面對的主要問題之一。
針對這一問題,公司采取了一系列的應對措施:對于鐵路信號纜的主要原材料銅,公司目前是以套期保值的方式鎖定價格;對于其它大宗原材料,公司通過與供應商簽訂長期的供應協議,讓原材料供應商跟公司一同承擔原材料價格波動帶來風險。
(3)管理風險
近年來公司業務發展情況良好,保持了較快的增長速度,隨著公司業務規模的不斷拓展、產品結構的優化,以及募集資金投資項目的投產,公司的規模和管理工作的復雜程度都將顯著增大,公司存在能否具備相應的管理能力并建立有效的激勵約束機制來保證公司持續健康發展的風險。
管理的關鍵在于人才,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公司在人力資源上一方面采取了提前培養、提前儲備的戰略,加大內部人才培養的力度,加大培訓體系建設,培育核心團隊;另一方面公司將繼續從外部招聘來緩解人力資源的需求壓力,引進社會優秀人才,豐富人才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