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CSZ訊 北京郵電大學教授呂廷杰出席中國“互聯網+”千人論壇時表示,移動互聯網時代,運營商不需要收網民的流量費,應該向互聯網企業收費,羊毛出在狗身上讓驢付費。
呂廷杰在談到互聯網+時表示,互聯網不僅僅應該做價值轉移,而應該創造價值。從經濟學上來講,要想讓一個新的技術創造價值,就必須成為社會生產力,必須成為勞動工具。所以什么是互聯網+,就是讓互聯網+廣泛擁抱實體經濟,滲透到其方方面面成為他的勞動工具。
“所以,我們正在經歷一個再平衡過程。從個人應用到產業應用、從價值轉移到價值創造。”呂廷杰認為。
互聯網對通信運營商和廣電都帶來很大的挑戰。呂廷杰認為,傳統電信和廣電都是網絡和人不分離,永遠是自有業務的概念。互聯網讓其變成公路,公路上跑的車和車上的貨,沒有關系。
“叫騰訊的運輸公司,經營著一輛叫微信的大巴,拉著8億的網民,開到你們家的信息高速公路上,請問你向誰收錢?你顯然是向騰訊收錢,向開車的司機收錢,你們怎么能愚蠢的敲著窗戶,向每一個坐在車上的網民收錢呢?但是運營商無法用這個分離的思想看待這個問題。請問你向誰收費?當然向騰訊收,可是我們的運營商就向每一個網民收費。我認為,運營商不需要收網民的流量費。”呂廷杰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