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CSZ訊 近期寬帶通信設備行業利好頻頻,繼工信部發布關于“寬帶中國”2015專項行動的意見之后,國務院又印發《關于加快高速寬帶網絡建設推進網絡提速降費的指導意見》,提出了加快高速寬帶網絡建設推進網絡提速降費的目標和舉措,其中要求網絡建設投資2015年超過4300億元,2016~2017年累計投資不低于7000億元。
坐落在以高新產業聞名的深圳的共進股份,專注于寬帶通信設備行業多年,成為這波紅利的受益者。公司今年2月成功上市,并受到多家機構的關注和推薦。6月22日,共進股份又發布非公開發行公告,擬募集16億元,將目標瞄準智慧家庭和醫療健康領域。其高效率再次被資本市場高度關注。為深入了解共進股份這顆剛登陸資本市場的新星的發展戰略、產業布局及轉型規劃、企業文化,深圳商報記者日前獨家專訪了公司董事長汪大維先生。
共進股份董事長汪大維
堅持走高端發展路線
憑借領先的研發設計能力,完整的產品系列以及高標準的產品品質控制能力,共進股份已經發展成為寬帶通訊設備制造行業的領軍企業,在全球范圍內,寬帶通訊終端產品出貨量和營業額均名列前茅。
然而,汪大維認為,盡管公司在行業內有較強的競爭優勢,但目前整個制造業都受到互聯網時代的沖擊,如果仍然因循原來的套路,多訂單薄盈利的模式,公司的人均利潤和產值增長目標較難實現。因此,公司的發展戰略一定要變化,“這個變化就是走高端路線,產品的開發、生產、銷售都要往高端走”。
“比如說產品的開發。整個通信行業的技術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現在最多開發了40%。如果我們能早點把新的更高端的產品做出來,就比別人占有先機”,汪大維介紹說。
他表示,生產高端是現在很熱門的話題,比如“中國制造2025”,“工業4.0”等。共進股份產品生產的高端,主要是推廣自動化、智能化生產線,更多的使用機器人降低人力成本,提高生產效率;提高產品質量,實現零次品、零投訴。
從兩個方向突破“互聯網+”
據悉,共進股份目前在做好寬帶通訊終端傳統產業的同時,也積極布局“互聯網+”新興產業,以實現產業轉型升級和人均利潤不斷提高的目標。
汪大維首先強調,布局“互聯網+”并不是趕時髦、湊熱鬧,而是基于培養新的支柱產業和利潤增長點做出的慎重決策,已列入2015年經營計劃的首位。同時,公司也占有技術研發、工業設計、生產工藝等方面的優勢,具備發展“互聯網+”的基礎和條件。全資子公司蘭丁科技,在“互聯網+智能家居”已試身手,擁有50項專利,推出的智能插座等產品一度引發采購熱潮。公司IPO募投的太倉同維研發中心建設項目中,擬建設智慧家庭實驗室、光通信實驗室、網絡實驗室等多個實驗室。其中,智慧家庭研發的領域包括智慧家庭娛樂、智慧家庭安防、智慧家庭健康等方面的產品硬件、APP應用軟件、云技術。
他透露,公司在“互聯網+”方面,將從“互聯網+智能家居”和“互聯網+醫療健康”這兩個重點方向突破,也是和公司現有產業最近的領域。他坦言,現在的共進完全有能力做相關的產品。公司已組建專門的班子,由總經理親自帶隊,多方尋求和通道企業、互聯網平臺企業、有牌照企業的各種合作,通過“內生+外延”并舉,爭取今年取得重大突破。
汪大維認為,共進股份發展“互聯網+”,“不是參股已有互聯網+的企業,投資賺取一點利潤,而是要把多方聯合起來甚至以我為主,充分發揮公司潛能,把新的業務變成公司的支柱產業”。
用三年跳出中等收入陷阱
財政部部長樓繼偉日前表示,中國在未來的5年或10年有50%以上的可能性會滑入中等收入陷阱,即當一個國家的人均收入達到中等水平后,由于不能順利實現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導致經濟增長動力不足,最終出現經濟停滯的一種狀態。一時間,關于中國是否滑入中等收入陷阱、怎樣才能成功繞過的討論甚為熱烈。
汪大維對中等收入陷阱也有較深入的思考。他說,一個企業要想獲得持續發展,也需要跳出中等收入陷阱。他介紹說,有專家計算過中國若想跳出中等收入陷阱,人均收入要4萬元以上。“而就共進來說,以去年計算,總產值55多億,工人8000多,人均產值是60多萬;凈利潤1.93億,人均是2萬多。如果我們人均創利停留在2萬到4萬,是沒有跳出中等收入陷阱的,所以根據公司實際情況,必須有新的目標。”
為此,公司制定了發展的底線要求,即總收入、凈利潤一定要每年有持續性的增長,并且要保證公司在行業內地位不斷提升。而基于全球寬帶通訊終端市場快速發展和國家加快高速寬帶網絡建設的背景,公司最近提出一個新的發展目標,就是通過大幅提高人均產值和人均利潤跳出中等收入的陷阱。具體來說是希望,在員工規模保持穩定的前提下,三到五年之內將人均產值提高到100萬元,人均凈利潤提高到超過4萬元。
恪守企業應盡的社會責任
盡管共進一直在尋求創新、轉型之路,但是他們的企業宗旨卻始終如一。自1998年創始,公司就以“發展企業,培養人才,回饋社會”作為企業的宗旨。據汪大維解釋,“我們培養人才的重要特點是重視對一線工人的培養,讓他們真正成為企業質量的把關人,成為企業發展的動力。”為此,公司創辦了同維網絡學院,建立了同維高考制度。
對于一些為公司工作了十幾年、二十年的“開山功臣”,共進也將有另一套獎勵,就是股權激勵。
今年以來,上市公司推行股權激勵的熱情日漸高漲。根據Wind數據統計,截至5月5日,年內共有57家公司發布了股權激勵方案。汪大維表示,“我對股權激勵的看法有兩點,一是激勵,二是分享。公司是大家一起創出來的,公司的股權激勵一定會搞,也已進行了有關的知識普及和教育”。但共進股份畢竟2月25日才上市,股權激勵以什么形式,怎么做,哪些人參加,暫時還未提到議程上來。
在回饋社會方面,共進也不遺余力。記者注意到,在1月22日,共進股份應歐洲聯合審計合作組織的邀請出席了在蘇州召開的第四屆聯合審計合作組織企業社會責任峰會。歐洲聯合審計合作組織是由德國電信、法國電信、意大利電信、沃達豐電信等主流電信運營商發起成立的合作組織,目標是在全球范圍內聯合知名ICT廠商、非政府公益組織、研究機構等,共同提升行業的企業社會責任管理水平。
汪大維介紹,在回饋社會方面,公司主要的行動是成立了同維愛心基金會?;饡Y金全部來自公司員工捐款和公司撥款,到目前為止投資了2000萬左右,捐贈了8所希望小學。公司在過去十幾年的發展過程中,始終恪守企業應盡的社會責任,將熱心公益事業的種子根植于同維大家庭。
對汪大維先生的專訪持續了一個多小時,從公司的發展歷史到如今的轉型計劃,他都為我們詳盡闡述。在最后談到企業發展目標、企業管理、企業文化建設等等方面的時候,他依然精神飽滿,思路清晰,滔滔不絕,向我們講述著等待共進去實現的各個目標。對于共進來說,現在挑戰與機遇并存,但幸運的是,我們看到了公司在積極面對挑戰,迎接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