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CSZ訊 過去的2015年是中興通訊踐行M-ICT戰略、重新定義公司未來的第一年。中興通訊總裁史立榮日前發表新年賀辭,透露中興通訊已于近期提出了面向2020年的中期計劃,目標屆時年營收達到2000億元。
這一目標引起了業界的密切關注。最近中興通訊發布了2015年業績快報,營業收入達1008.25億元,同比增長23.76%;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7.78億元,同比增長43.48%。優異的業績表現,為這一長遠的目標達成提供了良好的預期。
昨日在中興通訊和蘇寧戰略合作發布會期間,中興通訊CFO韋在勝接受C114等媒體專訪時表示,這一目標實際上并不過激,只要保持每年15%的增長速度,到2020年業績就可以達到2000億元,2015年已經超出這一增長速度。
從業務線看,中興通訊主要有運營商、政企、終端三大板塊業務,以及面向未來應用的新興業務。其中運營商業務占比最高,也是中興通訊傳統的優勢市場,在諾基亞和阿爾卡特朗訊合并組成新諾基亞后,運營商市場實際上只剩下華為、中興、愛立信、諾基亞四家全球性的設備商。
諾基亞阿朗合體后銷售規模膨脹,相比之下中興通訊在運營商市場的占比并不高。韋在勝認為,占比較小意味著中興通訊還有增長空間,因為通信設備已經基本形成了“四駕馬車”的市場格局,短時間很難被打破,運營商也希望供應商結構均衡。在這種形勢下,中興通訊的空間更大。
當前,這一前提建立在四大設備商具有相近的技術和解決方案實力上。韋在勝表示,中興通訊在全球最開放、沒有任何政治色彩的中國市場,完全靠產品的性價比和服務去競爭,拿到了很好的份額,已經證明了中興通訊的競爭力。即使諾基亞和阿朗合并,韋在勝表示中興通訊并沒有感到壓力,反而是迎來了難得的發展機遇期。
具體到區域市場,韋在勝認為,中國市場中興通訊已經取得了較大份額,競爭格局比較明確,目前最大的機會是東南亞市場,這一帶有很多人口大國,對通信技術的需求非常迫切。美國市場政治色彩太濃厚;在歐洲市場,此前中興通訊的業務并沒有達到最理想的狀態,還有機會取得更好的成績。“我們在歐洲市場有一個新的策略。”
當然,運營商市場較大的體量和市場的成熟特征,使得這一市場的成長性不會是爆發式的,韋在勝指出,政企的成長速度會更快,例如智慧城市,中興通訊2015年做了幾十億元,在國內取得了領先地位,中興通訊在銀川智慧城市的樣板工程,以及淮安的智慧城市3.0版,體現了中興通訊的技術和解決方案實力。2016年,中興通訊在智慧城市的收入可能翻倍的增長。
終端作為消費級市場,市場瞬息萬變,增長則充滿了不確定性。如果做出了“爆款”,把握住機會,將有機會取得很高的增長速度。努比亞和蘇寧合作,雙方表示未來3年在蘇寧渠道銷售1000萬臺手機,這是一個很大的規模,顯示出對中興終端業務的看好。
在新興市場,中興通訊等待著厚積薄發的時刻。例如在金融IT領域,中興通訊已經做了很多布局,目前已經有一些很好的項目成果,盡管相比起來銷售額還不足道,但成果一旦被行業肯定,規模就會逐漸上來。“未來5年,新興業務一定會為業績做出非常重要的貢獻。”韋在勝說。
要實現業績的穩健增長,中興通訊一方面是聯合產業鏈打造生態圈,例如昨天和蘇寧的戰略合作。另一方面是不斷加大研發投入,加快技術創新,以技術創新推動業務增長。中興通訊是典型的技術驅動型公司,擁有超過4萬名研發工程師,2015年研發投入超過120億元,在全球企業中排名前80位;PCT專利申請數過去5年位居全球前三,有兩年是全球第一。
2015年,中興通訊進行了多項資本運作,例如中興微電子引入“大基金”投資,努比亞引入蘇寧戰略投資等,也幫助其相關業務提升了研發實力。韋在勝指出,傳統產品從研發到銷售的周期很長,現在中興通訊拿出一部分技術能力變現,直接產生議價回報,從而可以反哺技術開發,增加技術投入,縮短產品周期,這是中興通訊研發投入理念上的變化。據悉,蘇寧向努比亞注資的19.3億元,其中的一部分正是用于產品技術的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