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CSZ訊 隨著互聯網、物聯網的蓬勃發展,“寬帶中國”戰略逐漸落地,作為通信基礎網絡的主要載體,我國的光纖光纜產業迎來了較快發展。但是,由于市場競爭的加劇,光纖光纜產能過剩的局面已經是不爭的事實。
根據市場研究機構CRU此前發布報告稱,全球光纖光纜出貨量將超過3億芯公里,光纜需求量超過2.85億芯公里。這將導致產能嚴重過剩,由此也帶來了低價競爭以次充好的非理性市場現象。
“我國光纖銷售量比美國大,光纖技術水平美國第一,日本第二,中國第三。”5月10日,我國光纖通信技術的主要奠基人,被譽為“中國光纖之父”的武漢郵電科學研究院高級技術顧問,中國工程院院士趙梓森說,我國光纖現狀無論是年銷售量,還是技術水平,都保持著國際領先。但是,隨著國內光纖市場需求降低,光纖光纜產能進一步擴大,產能過剩已經是不爭的事實。國內光纖光纜企業正面臨著嚴峻的生存考驗。
“中國面臨比較大的問題就是光纖產能過剩,包括武漢、上海、蘇州等光纖市場發達等地。”趙梓森還介紹,當前,光纖市場在中國發展快且便宜,有的光纖甚至賣到幾分錢一米的價格著實讓人大跌眼鏡。他形象地比喻,相同長度的一根面條和一根光纖,實際上光纖比面條還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