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CSZ訊 烽火科技經過持續攻關,在國內首次實現560Tb/s超大容量波分復用及空分復用的光傳輸系統實驗,傳輸容量為日常用標準單模光纖傳輸系統最大容量的五倍,可以實現一根光纖上67.5億對人(135億人)同時通話,標志著我國在“超大容量、超長距離、超高速率”光通信系統研究領域邁向了新的臺階,同時也為農歷新年增添了新氣象。
隨著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應用的快速興起,流量激增給信息通信網絡帶來巨大挑戰,解決網絡數據流的“井噴式增長”難題正成為全球信息通信領域的競爭高地,烽火科技致力于通過持續創新來重塑未來通信網絡,不斷為未來大容量光傳輸發展提供解決方案。
本次實驗采用了具有烽火科技自主知識產權的單模七芯光纖為傳輸介質。和普通光纖不同的是,一根單模七芯光纖相當于7根普通光纖合而為一——假如將光纖信息傳輸類比于高速公路,普通光纖如果是單一車道,那么單模七芯光纖就相當于并行七車道,能夠提供7倍于普通光纖的傳輸能力。通過工藝及技術上的突破,烽火自主知識產權的單模七芯光纖解決了多芯光纖間串擾難題,隔離度達到-70dB,把“車道”與“車道”之間的干擾和影響降到了最低。
在傳輸介質進行創新的同時,本次實驗所采用的系統設備也為“超大容量、超大速率,超長距離”光傳輸提供了有力支撐。系統設備相當于整個光傳輸系統的樞紐,該系統設備使用16個單光源,經過光多載波發生裝置,經過光多載波發生裝置一共產生375個光子載波,組成375個間隔為25GHz的光傳輸信道,單芯傳輸容量為80Tbit/s,系統傳輸總容量達到560Tbit/s,經專家組測試驗證,此次實現的“560Tbit/s超大容量單模多芯光纖光傳輸系統”為國內首次,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
近年來,烽火科技在“超大容量、超高速率、超長距離”光通信傳輸領域,連續多次誕生重大科技成果。2014年,首次實現一根普通標準單模光纖C+L波段100.3Tb/s容量傳輸實驗,與中國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飛行試驗一同入選由兩院院士評選的“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新聞”;2015年,傳輸容量突破200Tb/s,同年“三超”技術商用實踐取得重大突破,完成了2.5Gb/s 468km超長跨距相干光傳輸系統福州電網示范工程,該工程為目前國內首個自研的數字相干超長跨距光傳輸系統工程,規模商用預計在2017年全面展開。隨著5G的逐步試商用以及網絡云化,我國在“超大容量、超長距離、超高速率”的研究,已為未來信息技術應用及產業發展儲備了關鍵技術,也助推我國在未來信息技術領域處于國際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