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CSZ訊 近日,在上海舉辦的IEC TC/SC46及TC46/JWG8聯合工作組標準會議上,亨通光電作為第一牽頭單位制定的《IEC 62807-3“通信用復合纜 第3部分:室外復合纜分規范”》正式通過TC46/JWG8新項目立項。據了解,在本次會議前該標準已通過了國標委立項,并已在國內召開三次起草會。
三網融合復合纜國際標準填補國際空白
隨著通信事業蓬勃興起,通信網絡業務呈平穩的增長趨勢,全球電信和有線電視運營商進行寬帶移動通信網絡、光纖寬帶網、多網融合等的建設,通信用復合纜產品市場越來越廣,設計者、生廠商和客戶都迫切希望對光電混合纜進行規范。
自2015年開始,亨通光電就對IEC的通信用復合纜項目進行跟蹤,積極推動及協調國內相關力量,經過近兩年的不懈努力,終于獲得立項并牽頭起草。據了解,該國際標準的制定將為通信用復合纜產品國際和國內的設計和生產、工程使用和檢測提供統一的標準依據,填補國際標準在復合纜領域的空白,并贏得了我國通信用室外復合纜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話語權,同時,也提升了我國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
在此之前,在重慶舉行的CCSA TC6/WG3會議上,由亨通光電牽頭起草的通信行業標準YD/T 1181.5“光纜用非金屬加強件的特性 第5部分:玄武巖纖維增強塑料桿”也通過了審查。
亨通光電成功實現了國內、國外的雙突破,真可謂是雙喜臨門。同時,也再次證明了亨通不僅是國內行業里的領跑者,還在國際舞臺上也有相當的知名度與影響力。
人才、硬件實力雄厚,技術研發有保障
亨通作為國家技術創新示范企業、國家兩化融合示范企業,擁有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重點實驗室、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等創新平臺,標準定制和專利數均居國內同行首位,主持與參與國際及行業標準定制有309項。
在亨通光電2016年的財報中可以明確看出,它的科研投入持續增長,連續多年科研投入 達到或超過營業收入的 4%,形成5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14個省部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的創新平臺體系??蒲谐晒?、專利授權不斷增長,累計授權專利數量 2442 項,特別是近年來發明專利授權數量快速增長,相繼承擔國家863、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等國家級科技項目262項。
近日,在日本海黑潮海域,亨通海洋圓滿完成了連續25天的海底光纜海試,成為國內首家實現5000米水深海試的公司。這是目前我國在國際上海底光纜領域開展的一次難度最大的海試。此次海試的成功,全面驗證了亨通所開發的擁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海底光纜技術與性能。標志著中國海底光纜的技術水平取得重大突破。今后,中國將打破國際壟斷,具備承接超長距離、高速率的海底光纜工程以及提供海洋工程綜合解決方案的能力。
日前,亨通集團和華西集團簽約,在張家港保稅區合資設立江蘇亨通海洋工程有限公司,在海洋新能源領域以及軍民融合產業強強聯合,打造總部經濟和研發中心。
足以說明了,亨通對不斷學習新知識、新技術的高度重視。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亨通用自己的親身體會證明了這一觀點。
“全能優等生”
亨通可以說是光通信企業鄰域創新轉型比較成功的,讓筆者來形容就是“全能優等生”。這不,5月22日,亨通與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蘇州分公司(以下簡稱:蘇州電信)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同意在物聯網、寬帶接入、智慧社區、量子通信、新能源、大數據、云計算等領域建立全面合作伙伴關系。
此外,亨通還在量子通信、信息安全、大數據、物聯網、新能源汽車等新興領域均展開戰略性布局,形成了大數據全產業鏈業務服務格局。
在量子通信領域,亨通已經啟動量子通信產業園建設并將建成江蘇省首條量子通信干線;
在大數據領域,亨通將在蘇州吳江區太湖新城建設蘇州灣大數據智慧產業基地項目,打造移動大數據智慧云服務、量子通信信息和網絡安全云、光電產業互聯網云、智慧社區互聯網云、智慧充電網絡云五個大數據產業應用平臺。
在高鐵無線覆蓋方面,亨通光電高鐵無線覆蓋解決方案,具備建設效率高、投資費用低、運維便捷的特性目前,亨通的高鐵無線覆蓋解決方案已經在蘭新線鐵路中大范圍使用,為客戶提供了更優質的產品和解決方案。
作者:甄清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