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CSZ訊(編輯:Aiur) 4月26日報道,江蘇中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天科技)公布2017年度經營業績,公司報告期內完成營收270億元,同比增長28.39%,歸屬股東凈利潤1.79億元同比增長12.61%。其中,公司光通信及網絡產品營收70.2億元,同比增長24.74,毛利率達35.93%。
精細制造是中天科技核心價值觀,公司積極發展智能制造,推進光纖預制棒、光纖、光纜一體化。報告期內,中天科技累計研發投入9.46億元,占公司營收3.49%,研發人員數量達1576名。公司光纖預制棒采用全合成技術路線且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100%控股光纖預制棒子公司,并具備400G通信應用所需的大有效面積超低損耗光纖生產能力。
光纖光棒規模效應釋放 特種產品為通信產業技術升級做準備
目前行業競爭的關鍵取決于光棒的生產,光棒占到光纖成本的65%-70%。當前光棒供不應求,主流廠商在光棒技術成熟者將搶占龍頭地位,而其余所需的光棒或光纖依靠進口或向外部采購的小型企業將面臨更為激烈的競爭,市場份額將進一步向大型廠商集中。近五年來競爭格局較為穩定,前五名廠商市場份額排名未有明顯變動。
報告期內,為抓住光通訊行業快速發展的市場機遇,充分發揮產業鏈優勢,中天科技進一步擴充了光纖、光棒產品的產能,實現光棒-光纖-光纜上下游產能的100%匹配。第二季度,光纖規模效應逐漸釋放,運營商光纖采購平均執行價提升,在產量釋放、價格提升的雙重影響下,通信產業鏈的毛利率進一步改善。隨著光纖、光棒產能釋放規模的擴大,通信產業鏈毛利水平還將進一步提升。
公司打造完整的光纖預制棒-光纖-光纜-特種光纜-射頻電纜-ODN等光通信產業鏈,為5G通信技術、100G通信傳輸技術開發了相應的特種光纖及天線產品,為通信產業技術升級儲備產品。
中天科技光產品應用市場
光通信業務:中天科技擁有具備完全自主知識產權并全資控股的光纖預制棒子公司,與下游的光纖、光纜、ODN設備形成“棒纖纜+ODN”全產業鏈,可為光通信骨干網、城域網、FTTx、數據中心接入等提供系統解決方案。公司射頻電纜、漏泄電纜、鐵路信號電纜、連接器件、天線等產品,用于鐵塔無線天饋系統、軌道交通信號系統等領域。
海纜業務:以海底光纜、海底電纜、海底光電復合纜、±525kV 超高壓柔性直流海底電纜業務為主體,同時成功研發臍帶纜、水下接駁盒、水下特種連接器及其他海工器件產品,在海上風電、海上油氣田鉆井平臺、島嶼輸電通信、水下通信、海底觀測網等領域應用。公司擁有能源互聯網關鍵支撐技術:特高壓輸電技術、柔性直流輸電技術、海底光電纜技術、大容量儲能技術、水下生產系統用臍帶纜技術;可為海底觀測網提供五大核心關鍵技術:岸站控制技術;深海光電復合纜技術;深海纜連接、分支技術;深海主、次接駁盒技術;水密光、電連接器技術等。
未來展望: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
現今在全球范圍內,各國都把建設更高速的光網絡作為經濟發展的重要戰略之一,未來幾年光通信行業需求增長的主要拉動因素仍舊強勁。就中國而言,互聯網+、FTTx、4G傳輸網絡的完善及5G業務的推進、物聯網和云計算等多項國家重點支持的發展方向以及海外市場的廣闊空間都將成為持續拉動我國光通信市場需求增長的主要因素。
隨著“寬帶中國”戰略持續推進,接入網建設加速,光通信行業繼續快速增長趨勢,光通信企業分享行業增長機遇得到較快發展。主流光纖光纜企業進行產能擴充,競爭力進一步增強;由于存在技術、品牌等方面壁壘,光纖光纜產能仍相對集中;光纖預制棒緊缺,成為關注焦點,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光棒生產能力的企業競爭優勢明顯;對光棒和光纖反傾銷持續,中國成為全球最大的光纖生產和消費市場。
中天科技在新一輪科技革命產業變革,制造業的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導致制造模式理念、技術體系、價值鏈發生重大變化的背景下,堅持“前沿基礎研究、新產品開發、技術改造、兩化融合”四位一體體系,成為科技創新型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