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WC19上海期間,在烽火通信主辦的智慧光網創新論壇上,上海電信副總工程師王兵作了題為《上海電信光傳輸網絡創新經驗分享》的主題演講。
王兵表示,作為領先的綜合智能信息服務運營商,上海電信積極響應政府號召,服務于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通過持續技術創新,率先在全國打造了光網+5G“雙千兆之城”。
而在“雙千兆之城”的背后,智能化的光傳輸網絡,可謂是功不可沒。
據王兵介紹,早在2016年10月,上海電信就宣布以覆蓋全市為目標,啟動千兆寬帶網絡的規模建設。2017年上海電信啟動了5G技術研究以及千兆光網規模建設,首批完成5000個小區。2018年,上海電信全面建成千兆之城,實現全城萬兆到樓,千兆到戶。與此同時,上海電信積極組織5G現場試驗并開展了首個5G示范商務區建設。
5G網絡的主要特征包括大帶寬、低時延和海量連接,對承載網在帶寬、容量、時延和組網靈活性等方面提出了新需求。光傳送網(OTN)技術結合了光域傳輸和電域處理的優勢,不僅可以提供端到端的剛性透明管道和強大的組網能力,還可以提供長距離、大容量傳輸能力,可以說是非常理想的承載技術。
王兵介紹,上海電信OTN采用雙平面部署。2012年建成了一平面,為了適應后續客戶業務及其它新型業務迅猛發展,滿足新增業務需求、消除單節點接入隱患,2015年啟動了OTN第二平面建設。2018年,上海電信攜手烽火通信打造了OTN本地傳輸網,成為全球最大規模全光網。目前,上海電信的OTN網絡已經實現全城規模覆蓋。
與此同時,上海電信聚焦L0/1/2產品和網絡技術。實現一個網絡實體,四層邏輯功能切片。靈活適應各類業務需求,一點接入集團FIRST專網。其中,L0產品以波長為調度顆粒,通過光交叉進行調度,適應于超大帶寬以及超低時延的剛性管道專線業務;L1產品以ODUK或VCn為調度顆粒,通過光電交叉進行調度,適用于小顆粒的剛性管道專線需求;L2產品則引入MPLS-TP技術,可實現點對點,點對多點的組網,適用于中小顆粒的彈性管道專線需求。此外,針對金融、期貨等特殊應用場景,上海電信還通過優化交叉顆粒,優化路由等手段,為用戶提供超低時延等業務。
對于上海這樣的網絡規模超大、承載業務類型多樣、可靠性與性能要求極高的本地網,網絡運維管理是個重頭戲。王兵透露,上海電信通過“三齒輪+一鏈條”構建了端到端傳輸網絡運維管理體系。齒輪一是OTN骨干層、匯聚層。現有設備LSP/PW組網能力融合VC處理的能力;齒輪二是小型化的P-OTN,OTN下沉至邊緣的手段和設備選型原則;齒輪三是MSAP+,MSAP+作為OTN向網絡更下層延伸的接入手段,應同時具備分組,VC雙總線處理能力。一鏈條指的是網絡端到端管理,同廠商OTN、MSAP在一個網管中同界面顯示、管理;符合I2接口規范,不同廠商OTN、MSAP在傳輸綜合網管中實現端到端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