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CSZ訊 由工業和信息化部主辦的2019年中國國際信息通信展覽會于10月31-11月3日在北京舉辦。在本次展會上,三大運營商正式對外發布5G套餐,標志著我國5G正式進入商用階段。全球領先光通信企業長飛公司,在本次展會上也舉辦了“長飛5G+電力解決方案發布會”受到行業的高度關注。
在此次“長飛5G+電力解決方案發布會”,長飛發布了5G新型綠色光纜、電力解決方案、漏纜應用方案、全光網解決方案、工業互聯網解決方案,表明長飛對5G和萬物互聯的到來做好充分的準備。
長飛公司副總裁周理晶
長飛公司副總裁周理晶在致辭中指出——針對5G承載網的業務特點及部署方式,長飛公司可提供全面而可靠的光纖光纜解決方案:G.654.E新型光纖可有效延長超高速400G系統傳輸中無中繼站點間的傳輸距離,減少中繼站的數量,降低整體建設及運維成本;高密度小型化光纜、全干式光纜、生物防護光纜、光電混合纜和廣角型漏纜可大幅提升5G應用場景下管道資源緊張區域、潔凈環保高要求區域、生物危害多發區域、線路密集區域和室內/地下封閉區域光纜的可靠性、施工效率和維護便利性。
在發布5G新型綠色光纜環節上,長飛公司技術專家盧星星指出:5G光纖承載網絡分為核心層、匯聚層和接入層,其中,接入層由主干光纜、配線光纜和引入光纜構成。
典型的5G城域接入層光纜網絡拓撲結構包括點到點、接入主干鏈和主干環等。接入主干光纜的典型纖芯數量為144/288芯,在站點密集區芯數更大可能到432和576芯,配線段光纜的典型纖芯數量為12/24芯。5G帶來海量的光纖需求,如何在有限的管道資源內布放更多的光纖是各大運營商面臨的挑戰,高抗彎光纖、小型化和高密度光纜需求迫切。大量的光纖光纜部署,如何提高光纜施工接續效率,降低網絡部署成本以及提高光纜網絡的可靠性也是擺在運營商面前的問題。
長飛公司的微簇光纜產品具有直徑小、重量輕等優勢。光纜尺寸遠小于傳統光纜,432芯直徑僅為15.2mm,截面積只有傳統光纜截面積的40%—55%,大大節省管孔資源。重量方面比傳統光纜降低了30%-55%,可以采用傳統牽引施工方式布放并能降低布放阻力提高施工效率。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綠色環保的理念逐步深入到各行各業。長飛公司的全干式光纜突破了傳統的油膏填充阻水方式,在光纜松套管和纜芯中均采用干式阻水材料,零油膏用量,節約資源,綠色環保; 更重要的是全干式光纜改變了傳統的施工接續方式,光纖接續中無需清除油膏和軟套管保護,從而可以提高施工接續效率30%-60%。
為了解決電力物聯網發展所遇到的問題,長飛公司近年來在該領域進行了持續的投入。在本次發布會上也發布了相關的產品助力泛在電力物聯網建設發展。1)面向泛在電力物聯網大容量高速率長距離傳輸需求,推出G.654.E光纖。2)推出小外徑彎曲不敏感光纖,面向泛在電力物聯網線路擴容需求,滿足并兼容G.652.D以及G.657.A2標準,自熔接損耗同常規G.652相當,優異的彎曲性能,適用復雜惡劣環境變化。3)推出大芯數OPGW,滿足現有電力標準,提升光纜通信能力,采用新型200 μm G.657.A2光纖,提升現有OPGW型譜內光纜芯數。同時,長飛公司還推出電力傳感產品:覆冰監測系統和光纜線路自動監測保護系統。
在工業互聯網方面,長飛公司也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和開發。在本次發布會上,推出了光云工業互聯網解決方案。該方案是長飛公司經過多年的智能制造探索,以及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實踐的成果之一。方案提供 5G+全光融合通信網絡,實現全工業場景網絡覆蓋,滿足工業場景對網絡延時和可靠性的嚴格要求;提供全光MEC邊緣網關,解決普適的協議轉換和數據采集及實時控制的問題;提供工業大數據計算平臺和數字孿生開發仿真平臺,為企業不同維度,不同場景的監控、分析、預測及決策等邏輯運算提供服務。在低延時、高帶寬、高可靠的網絡體系之上,實現萬物互聯的泛在接入,并通過數字孿生應用滿足多元業務場景的構建,幫助企業更快向著數字化、智能化轉型的方向邁進。
在本次發布會上,長飛還發布了漏纜解決方案,漏纜可用于各種隧道、管道、礦井、大型樓宇、地下室和電梯井等場景的覆蓋。長飛在漏纜方面深耕多年,取得了巨大的發展成果。
全光網絡的發展近年來也受到行業的極大關注,長飛在全光網絡方面也有豐富的產品。長飛在全光網絡方面聯合萬物互聯打造綠色全光網絡解決方案,目前已經有科技園的實際應用案例,并取得預期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