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C訊(編譯:Nina)對于華為來說,2020年比2019年更加艱難。
這家排名第一的設備供應商不僅失去了美國零部件的使用權,還失去了所有美國制設備生產的產品的使用權,這對其網絡和手機業務來說是很大的威脅。
到目前為止,美國制裁對華為的財務業績影響有限,后者上半年收入和利潤都有所上升,但隨著其智能手機業務的下滑,這種情況將會改變。
所以明年情況如何將是一個未知數。Light Reading特約編輯Robert Clark認為以下這些因素將在2021年影響華為。
通往5G的道路
首先就是德國、印度和巴西這些試金石市場決定對待華為5G設備的方式。
美國限制華為5G業務的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功。除了中國以外的世界十大經濟體中,大多數經濟體對中國供應商實行了全面或部分禁令。
德國是一個例外,盡管它剛起草了一項法案,這可能會使華為設備的部署更加困難。但這個法案會通過嗎?如果會,它將產生什么影響?
印度已將華為排除在5G試驗之外,但也仍然存在變數。印度運營商利潤微薄,ARPU僅為2美元,因此他們非常想部署價格更便宜的中國設備。
在巴西,總統尋求禁令,但同樣遭到了運營商的反對,這些運營商中大多數已經部署了華為設備。巴西的5G頻譜拍賣將于2021年中到期,但爭議可能會導致部署延遲。
面臨巨大壓力的手機業務
接下來是華為的手機業務。它占華為總營收的一半以上,因此面臨的壓力比網絡部門更大。
華為分拆了旗下的榮耀設備部門,但仍在發展高端4G和5G手機市場。
華為手機在中國非常受歡迎,但在失去谷歌服務后,它在世界其他地區的銷量正在下滑。2020年第三季度,華為手機在全球的銷量同比下滑21%。
華為的麒麟芯片供應肯定也快耗盡了,而且它沒有任何好的選擇--除非與華盛頓解凍。
華為的鴻蒙(Harmony)操作系統也值得關注。華為剛剛發布了一個新的測試版,并將在明年的所有產品中部署。消費者會作何反應?
推動未來
為了實現增長,華為將向其云計算、人工智能和企業業務傾斜。但同時華為正在智能汽車領域開辟出一片前景光明的市場,它已成為中國汽車巨頭的首選ICT合作伙伴。
今年,華為已在該領域投資超過5億美元,并與約20家中國汽車制造商達成協議,以建立5G生態系統。它剛剛發布了支持智能駕駛和車輛控制的新架構,以及通過智能手機應用將車輛連接起來的解決方案。
到目前為止,華為對于美國的制裁應對有序。至于明年,由于庫存不足,該公司將面對巨大的考驗。
原文:What's in store for Huawei in 2021? | Light Reading | https://www.lightreading.com/asia/whats-in-store-for-huawei-in-2021/d/d-id/766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