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C訊(編譯:Nina)近期,LightCounting(LC)發布《中國光學市場》(Market for Optics in China)報告。
2021年,中國光器件和模塊制造商達到了一個里程碑:中國十大供應商的銷售收入超過了其西方競爭對手。下圖顯示了中國供應商的市場份額從2020年的15%增長到2021年的50%以上。LC表示,盡管這張圖表數據是基于公開發布報告的主要光器件供應商的總銷售收入,但他們認為光模塊的銷售收入比例與其非常相似。
中國供應商最初的成功得益于中國國內對光學產品的強勁需求,但美國云計算公司對光學產品的需求推動了旭創和其它幾家中國供應商在2017-2021年創造了新的銷售記錄。
2017-2020年,中國云企業對光學器件的需求也在增加,但這在2020年底時突然停止。LC認為,這是由于中國政府發布新規阻礙阿里巴巴旗下螞蟻集團IPO所引發的。從那以后,中國所有其它云計算公司都受到了嚴格的審查,讓人對它們的前景產生懷疑。這種新的不確定性減緩了中國對云數據中心基礎設施的投資。LC認為這種投資在2022年還不會迅速好轉。
中國的電信服務提供商對光網絡基礎設施的穩定投資,在2021年為中國光模塊供應商創造了20億美元的本土市場。在中國部署的光學產品中,無線前傳與FTTx收發器和BOSA占據了相當大的份額。隨著當前一輪5G移動和10G FTTx部署的完成,LC預計用于云數據中心內部和數據中心互聯網絡的收發器將主導中國的光學需求。然而,與2021年1月的預測相比,LC下調了對中國云計算公司高速以太網光學產品的銷售預測,以反映中國云計算巨頭面臨的新的監管不確定性。
另一個影響中國服務提供商決策的是政府希望他們更多地選擇本土供應商--不僅是收發器,還有用于它們的激光器和探測器芯片。盡管中國芯片供應商取得了重大進展,但在高速(50G及以上)組件的開發方面,他們仍落后于西方競爭對手2-3年。中國缺乏本土200G、400G和800G光學器件的供應,可能會限制服務提供商未來五年的部署。
美國對華為的制裁也可能影響中國服務提供商的決定。由于華為不再擁有如相干DSP等產品需要的最新ASIC制造技術,中國服務提供商可能會延遲400G技術的部署。在過去十年里,中國完成了大量的升級項目,為中國通信服務提供商在未來一兩年繼續部署100/200G光學系統創造了足夠的網絡帶寬緩沖。
LC表示,所有這些因素導致了其下調了對未來五年中國光學需求預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