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国产精品,亚洲第一综合天堂另类专,先锋日本黄色三级片,夜福利欧洲一区

用戶名: 密碼: 驗證碼:

IDC規模首破3000億元 市場呈寡頭化發展趨勢

摘要:“2021年,中國整體IDC業務市場總體規模突破3000億元,達到3012.7億元,同比增長34.6%,相較于2020年的43.3%,增速有所放緩。

  ICC訊 “2021年,中國整體IDC業務市場總體規模突破3000億元,達到3012.7億元,同比增長34.6%,相較于2020年的43.3%,增速有所放緩。”根據科智咨詢發布的《2021-2022年中國IDC行業發展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我國IDC市場規模不斷擴大,逐步向成熟階段發展,同比增速有所放緩,但未來依舊將保持20%以上的增長。

  科智咨詢分析師指出,云端與消費互聯網創新需求是近期推動IDC產業發展的重要動力。過去幾年,消費互聯網的發展與創新,包括電商、游戲、短視頻等,帶來海量的數據存儲、處理需求,IDC市場隨之增長。

  不過,當前電商、游戲等用戶量增長已經放慢,需求提升較為有限,公有云成為帶動數據中心發展的最主要動力。近年來,盡管中國公有云市場保持50%以上的高速增長,但公有云占企業IT部署投入比例依舊不足30%,遠低于發達國家。因此,未來中國公有云市場將繼續快速增長,年均增速仍在35%以上,是今后2-3年IDC產業增長的主要原因。

  更值得注意的是,產業互聯網正不斷發展壯大,將成為未來最主要的需求來源。伴隨新基建的發展,中國數字經濟將進入更加深化的階段,在創新技術推動下的數字產業化與產業數字化過程中,產業互聯網需求將逐步釋放。預計2024年左右,數字經濟對IDC需求影響將會逐步顯現。然而,目前產業生態尚在形成,短期內不會對IDC產業帶來較大影響,這也是IDC市場規模同比增長速度放緩的原因。

  在IDC產業不斷擴大的過程中,IDC綠色化轉型、集約化發展進程將進一步加快。

  IDC綠色化轉型方面,“雙碳”背景下,各地對數據中心的能耗管控進一步增強,北上廣深等核心城市對數據中心建設區位、節能審查、PUE監測等提出更加嚴格、細致的要求,如北京市發展改革委印發的《關于進一步加強數據中心項目節能審查的若干規定》中,根據數據中心建設規模,將PUE準入水平分別設定為1.3、1.25、1.2和1.15,以有效降低數據中心的能耗水平。

  數據中心企業也正從建設模式、技術、標準、可再生能源利用等方面做出進一步的探索。目前,浸沒式液冷、新型儲能解決方案、BIPV(建筑光伏一體化)等也已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

  從市場角度來看,能耗管控的收緊則將加快數據中心的收購,加速市場的整合發展。

  報告指出,在能耗指標方面,受“雙碳”政策影響,核心城市能評管控嚴格,眾多數據中心涉及無能評或能評違規的問題,面臨改造、遷移、關停風險。本地中小型服務商可以憑借政府背景獲取能耗指標,但由于缺乏資金或客戶資源,難以持續開發;大型IDC服務商難以通過自主申請獲取能評,通過收購中小型IDC服務商項目擴大市場份額。且大型IDC服務商競爭力、盈利、融資能力更強,這將進一步壓縮中小型企業的生存空間,市場逐漸呈現寡頭化發展趨勢。

  IDC集約化發展趨勢方面,最明顯的助力便是“東數西算”。通過實施“東數西算”,在全國布局8個算力樞紐,能夠引導大型、超大型數據中心向樞紐內集聚,進行集約化、高密化建設,形成數據中心集群。這將有利于整體算力規模和效率的提升,帶動數據中心相關上下游產業發展。

  報告指出,目前西部地區仍存在網絡帶寬小、網絡質量較低、跨省數據傳輸費用高、人才資金軟條件不足等瓶頸,僅有少數頭部廠商在西部地區自建云數據中心。隨著中西部地區網絡設施不斷完善,配合稅收優惠、供電運輸等相應政策出臺,算力節點及集群發展區域有望成為投資焦點。

  科智咨詢分析師表示,從整體來看,數據中心產業規模正不斷擴大,不過因為新的增長點還未爆發,同比增長有所下降。而伴隨未來產業互聯網的新突破,增速又會迎來新一輪持續增長。在這一過程中,數據中心也正向著更加有序的方向發展,高技術、高算力、高能效、高安全是趨勢,市場整合發展加速,綠色化、集約化轉型進程也將進一步加快。

內容來自:中國IDC圈
本文地址:http://www.welmoon.com//Site/CN/News/2022/04/14/20220414015951665300.htm 轉載請保留文章出處
關鍵字: IDC
文章標題:IDC規模首破3000億元 市場呈寡頭化發展趨勢
【加入收藏夾】  【推薦給好友】 
1、凡本網注明“來源:訊石光通訊網”及標有原創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訊石光通訊網。未經允許禁止轉載、摘編及鏡像,違者必究。對于經過授權可以轉載我方內容的單位,也必須保持轉載文章、圖像、音視頻的完整性,并完整標注作者信息和本站來源。
2、免責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訊石光通訊網)”的作品,均為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因可能存在第三方轉載無法確定原網地址,若作品內容、版權爭議和其它問題,請聯系本網,將第一時間刪除。
聯系方式:訊石光通訊網新聞中心 電話:0755-82960080-168   Right